幼儿民间剪纸教学初探幼儿民间剪纸教学初探江宁区商业局幼儿园黄崇林我国新时代的幼儿生活在多元化背景中,体验到了不同文化的风情,然而有的幼儿在接触外来文化、在体验到外来文化的种种优点之后,对民族文化变得冷漠,甚至瞧不起本民族文化。因此,为培养幼儿的民族特性,让幼儿将来成为有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人,在幼儿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大班幼儿喜爱民间剪纸。一、让幼儿对剪纸感兴趣,寓教于各项活动中我首先带幼儿一同观看录像。片中民间剪纸大师剪出的栩栩如生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过后,我还请来了一位会剪纸的老奶奶,让她当场剪纸给幼儿看,小朋友看的特别认真,抢着向老奶奶要剪纸。我还向幼儿展示了我剪的作品,让孩子们拿在手里看,观察和对实物的直接接触,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了幼儿对剪纸和兴趣。而师生一起动手制作,又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先剪了几种简单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让幼儿看,当他们开始跃跃欲试的时候,我顺势向幼儿传授了如何折叠纸张剪贴窗花的技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折叠的层数越多,剪出来的效果越好,他们兴一反三,越剪越好,兴趣也越来越高。在掌握了一系列剪纸的基本技法后,我开始让幼儿练习构图能力,比如在折好的纸上先画出小苹果,菠萝,小花,让幼儿尝试。此外,我们注重幼和创设带有艺术意味的剪纸环境,如:教室的墙壁上、走廊上、窗户上,我们都贴上了窗花,花边和拉花,还有剪纸作的欣赏,为了培养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我们十分重视幼儿的参与,将幼儿和教师的剪纸作品布置到教室里,园内的橱窗和展板上,鼓励幼儿用各种形象组合粘贴成剪纸画,贴在活动区内,让幼儿充分欣赏剪纸的形式,造型,感知剪纸作品的语言。我们还充分利用废旧材料(鞋盒、废报纸等)让幼儿开设游戏角《苗苗剪纸作坊》和《宝宝剪纸专卖店》,这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剪纸活动的愿望,在创设环境过程中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使师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展,做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寓教于境。二、用加一加、连一连、变一变的形式,让幼儿循序渐进。幼儿剪出一个图形时,教师鼓励幼儿随心所欲地在形象上剪点个么,各什么地方连接起来,图形会有什么变化,产生什么结果等。如:在剪出的苹果上剪出眼睛、嘴,苹果就有了神情,太阳,月亮剪出嘴巴就会表达感情,蜗牛加上小辫子,就变成“蜗牛姑娘”。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幼儿学会剪各种动植物的基本形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