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页,共13 页 分子和原子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2 小题,共 44.0 分) 1. “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A.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B.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C. 分离液态空气 D. 固体碘受热变为碘蒸气 3. 下列诗词中,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 春色:春色满园关不住 B. 夏竹:竹深树密虫鸣处 C. 秋月:月关浸水水浸天 D. 冬花:暗香浮动月黄昏 4.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6.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对教材中“分子的性质实验”进行了如图改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 1 中 A、B 烧杯中酚酞溶液都变成红色 B. 图 1 和图 2 都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图 2 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D. 改进后的优点:节约药品,更环保 7. 冬天结冰后,冰浮到水面上,其原因是( ) A. 水分子很小 B. 水分子在运动 C. 水分子间隔变大 D. 分子分成原子 8.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 2 所示,在 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浓氨水滴入 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第 2 页,共 13 页 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就观察到 ba 段纱布条变成红色。以下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 2 比图 1 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B. 图 2 中 bc 段纱布也会慢慢变红 C. 图 1 和图 2 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 若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