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工程109#扩建工程基坑南侧、西侧坑壁支护方案 1、工程概况 喷锚网支护是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土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减小岩(土)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工程109#扩建工程南侧坑壁紧邻废水管架,坑壁长45m,深4.8m(基坑局部深度达5.9m),原有土为回填土层,此处有级配砂石垫层;西侧坑壁紧邻109#已建建筑,坑壁长36.5米,深4.8米(基坑局部深5.9米),原有土为回填土层。在基坑开挖后已对此部位局部进行支护,为避免管架支座和已建建筑因荷载作用发生偏移、沉降,经过各方协商讨论,决定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 2、设计方案及材料要求 2.1 构造设计方案 (1)喷射混凝土厚度采用100mm,喷射混凝土标号为 C20细石混凝土。 (2)锚杆采用φ 14钢筋;锚固深度视边坡土层的松散程度及松散层的厚度确定,取4.5m左右,锚杆孔直径100mm,深度应大于锚固深度20cm,并用1:3~l:4 的水泥砂浆固结,锚杆间距采用1.5m×1.5m,倾角15。方型布置。 (3)坑壁立面挂双向φ 6@200钢筋网,横向排距1.5m布置φ 20加强筋。 2.2 材料选择要求 (1)水泥:应优先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性能符合现行水泥标准。 (2)砂: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 (3)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 (4)外加剂:应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速凝剂,掺速凝剂后的喷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5)水:混合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以及 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含硫酸盐量超过水重1%的水。 3、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喷锚网支护的施工程序是:搭设脚手架—整修边坡—第一次喷射混凝土—锚杆钻孔、注浆—钢筋网制作—挂网—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养护—拆除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先对现有边坡的稳定情况进行观察,确定安全后再搭设脚手架。钢管支架立柱应置于坚硬稳定的土层上,不得置于浮渣上。立柱间距1.5m,架子宽度1.2~1.5 m,横杆高度1.8m,以满足施工操作,钢管扣件连接要牢固和稳定,以确保施工安全。 由于现有的土层边坡松散且不平整,故必须将松散的土层清除,修整随坡就势,不得扰动原状土。 对修整后的边壁立即喷上一层薄的砂浆或混凝土,待凝结后再进 行钻孔。 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条件,定出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