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农民违法建房为何屡禁不止 中共南昌市委政策研究室 (2008第 6期) 内容提要: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民违法建房问题是当前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深刻原因表现为规划的滞后性与农民建房的自发性矛盾、政策的约束性与农民建房的迫切性矛盾、管理的统一性与责任主体的多元性矛盾。要坚持“标本兼治、堵疏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农民建房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违法建房问题。 为深入了解城乡结合部农民违法建房情况,市委政研室组织调研组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青山湖区和湾里区进行了调研。通过与有关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乡镇、村干部代表座谈及走访,我们发现,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民违法建房问题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据市城管执法局统计,2007 年至2008 年11 月,市区城乡结合部共发现农私房违法建筑1276 处,拆除941 处。违法农私房建筑屡拆不绝、屡禁不止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不仅破坏了城市规划,加大了建设成本,扰乱了管理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据市信访局统计,2007年至2008 年 10 月,全市因为农民建房原因到省上访的共756人次,到市上访的1116 人次。特别是今年以来,赴京上访54人次,占全市赴京上访总数的27. 4%. 一、原因分析 农私房违法建筑之所以屡拆不绝、屡禁不止并呈愈演愈 烈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为三对矛盾: 规划的滞后性与农民建房的自发性矛盾。调查发现,我市农村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城乡结合部,集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几乎空白。一方面,由于缺乏规划的指引和控制,在大多数村庄内,农民建房要么见缝插针,要么强占耕地,不仅导致农村建筑布局零乱,环境卫生差,安全隐患多,而且土地资源大量浪费,违章建筑大量出现。另一方面,“树大开丫,崽大分家”,“娶媳妇,建新房”是农民一生中的两件大事。走访中我们看到,除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外,大部分村民仍然居住在二、三十年前甚至更早的土木、砖木结构的旧房里。随着收入的增力口,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湾里区南宝村支部书记说,该村共有121 户村民,因子女长大成家需要建设住房的有40 户左右, 占总户数的33%左右。但是,由于缺乏规划,农民建房的愿望难于通过正常合法途径去实现,导致偷建、抢建现象屡禁不止。 为解决城市总体规划与村镇建设规划衔接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