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 “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观念更为可取 PK “宁要小城镇一间房”的观念更为可取 辩题解析:“蜗居”、“蚁族”成为最近两年的流行词汇,“蜗居”“蚁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在最近的全国“两会”上,部分代表提出,作为解决“蚁族”问题的一种方式,“蚁族”应该回到二、三线城市去。而有些“蚁族”却坚信: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镇一间房。 正方:“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的观念更为可取 正方观点:支持。愿意留在大城市为一张床而奋斗,说明我们有理想有目标,年轻人的梦想是不容抹杀的。 反方:“宁要小城镇一间房”的观念更为可取 反方观点:支持。即使蜗居在大城镇,干着一些无法发挥自己价值的工作,也不愿回去二、三线城市的人,基本上都是虚荣心在作祟,是考虑问题不理智的表现。 中国青年报:可还是有人说“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间房”啊? 翟振武:这就跟当年上海人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一样。你看看,浦东现在的房价多高?你挤都挤不进去。 前两年我们一个博士去了外地一所大学。他去之前,整个学校就 20 多个博士。学校为吸引人才,就出了个吸引博士的政策,只要是博士毕业到这里工作,一年补助 5 万元,连续补 5 年。那个学校就一下子去了 100 多个博士。现在博士多了,钱也不够了,学校就把补贴政策取消了,以后来的博士就没有补贴。那机会就给我们这学生赶上了。后面的人发现大城市找不到工作了,才往这些地方转移的,但人一多,就不一定有那么好的机会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会发展得很好。一个城市到底有没有快速发展的前景,这也需要判断。 中国青年报:对于年轻人来说,最理性的选择是去哪儿? 翟振武:要去一个完全不发达的地区,风险也比较大,大城市竞争又太激烈。要我说,年轻人要想创业,就去一个经济比较活跃,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地方。你找到一个空白点,能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很快就能把这个领域的产业做得很好。 中国青年报:能具体说说吗? 翟振武:中国发展指数中的教育指数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教育反映了人力资本的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和资源。我们排出了从2005 年到2008 年的教育指数排名。北京、上海、天津始终是前三,这个不意外。接下来的,你可能就想不到了—是东北。辽宁始终在第四,吉林基本都是六七名。从这个角度,东北等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会很有 “后劲”。因为城市的发展“后劲”主要靠人才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