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表1 .1 -1 课程定位表 课程名称及编号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课设学期及学时 第三学期(72 学时/学期)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课程功能 通过向学生传授行车指挥与调度施工、施工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常见行车事故分析等知识,使学生了解行车组织基本原理、ATC 系统组成及作用、与车站有关的行车组织作业,掌握运行图的编制方法,为学生学习其他后续核心课程、顶岗实习打下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轨道交通企业基层员工应具备的行车组织相关工作能力。 先导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平行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 后续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用、客运服务礼仪 1.2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正常情况下的行车指挥与调度、施工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及常见事故分析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行车组织基本原理、ATC 系统组成及作用、与车站有关的行车组织作业,掌握运行图的编制方法等知识。 1.3 课程教学目标 1.3.1 能力目标 A1.会进行正常情况、设备故障情况下的行车组织作业; A2.会进行各种情况下的调车、行车指挥和调度; A3.会及时妥善处理行车过程中的事故处理工作。 1.3.2 知识目标 K1.掌握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基本知识; K2.掌握设备故障情况下的的行车组织方法; K3.掌握行车指挥和调度工作的方法,会编制列车运行图; K4.熟悉调车作业的基本要求。 1.3.3 素质目标 Q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能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知理守信; Q2.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 Q3.培养学生较敏锐的问题识别与处理能力; Q4.注重遵章守纪、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岗位责任感。 1.4 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 1.4.1 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随着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在全国各地的迅速发展,无论是新线开通还是企业自然裁员的补充,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一线行车组织人员。首先,城市轨道交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 须 具备专 门 理论知识和智 能化 的操 作技能;其 次 ,轨道交通应 用 技术发展速度快 ,生产 一线职工理论储 备需不 断 更 新;最 后 ,轨道交通运营 企业实 施 现 代 管 理手段 后 ,各岗位之 间 的简 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