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面神经炎)临床途径途径阐明:本途径适合于西医诊疗为面神经炎的患者。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疗:第一诊疗为面瘫(TCD 编码:BNVl20)。西医诊疗:第一诊疗为面神经炎(ICD一 10 编码:G51..802)。(二)诊疗根据1.疾病诊疗(1)中医诊疗原则: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西医诊疗原则: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 15 天以内。(2)恢复期:发病 16 天至 6 个月。(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 6 个月以上。3.证候诊疗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 (面神经炎)诊疗方案"。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1.诊疗明确,第一诊疗为面瘫(面神经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原则治疗日为≤60 天。(五)进入途径原则1.第一诊疗必须符合面瘫(TCD 编码:BNVl20)和面神经炎(ICD 一 10 编码:G51.802)的患者。2.患者同时含有其它疾病,假设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本途径。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 lyme 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造成的周边性面瘫或多个因素造成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途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住院检查工程1.必需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工程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神经兴奋性实验(NET)、最大刺激实验(MST)、面肌电图(EMG)、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效、肾功效、电解质等。(八)治疗方案1.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活血通络。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3.其它疗法。(九)完毕途径原则1.临床病症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效障碍恢复或大局部恢复。2.病症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十)有无变异及因素分析1.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