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疗:第一诊疗腰痛病(TCD 编码:BGS000)。西医诊疗: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 编码:M51.202)。二、诊疗(一)疾病诊疗1、诊疗原则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原则《中医病证诊疗疗效原则》。(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削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削弱。(6)、CT 或 MRl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或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对应边沿有骨赘增生。(二)、证候诊疗1、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激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2、寒湿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3、湿热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涉及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丽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三、治疗办法(一)中医辩证论治1、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构成:秦 艽 3g 川 芎 6g 桃 仁 9g 红 花 9g 甘 草 6g 羌 活 3g 没 药 6g 当 归 9g 香 附 3g 牛 膝 9g 地 龙 6g 五灵脂 6g (炒) 水煎至 400ml,早晚分次服。 2、寒湿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构成:独 活 15g 桑寄生 30g 杜 仲 12g 牛 膝 20g 党 参 20g 当 归 12g 熟地黄 15g 白 芍 10g 川 芎 10g 桂 枝 10g 茯 苓 12g 细 辛 3g 防 风 10g 秦 艽 10g 蜈 蚣 3 条 乌梢蛇 6g水煎至 400ml,早晚分次服。3、湿热证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方药:大秦艽汤加减。构成:川 芎 1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