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操作规范骨髓穿刺术(bon e m arrow pun c ture)就是采集骨髓液得一种惯用诊疗技术。临床上骨髓穿刺液惯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疗、观察疗效与判断预后等。【适应证】(1)各类血液病(如白血病、再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得诊疗。(2)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需行骨髓细菌培养或寻找疟疾及黑热病等原虫者、(3)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及多发性骨髓瘤得诊疗。(4)恶性肿瘤可疑骨髓转移者。(5)理解骨髓造血机能,有无造血克制,指导抗癌药及免疫克制药得使用。【禁忌证】1、由于凝血因子缺少而有严重出血者如血友病;2、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者;3、晚期妊娠者。【准备工作】1、向患者及家眷讲明穿刺得目得、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2、查“凝血四项”,有严重凝血功效障碍者需输血浆或对应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施;3、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4、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弯盘 1 个、1 8号、16 号或 12 号骨髓穿刺针 1 个、消毒碗 1个、镊子 1 把、止血弯钳 1 把、消毒杯 2 个、纱布 2 块、干棉球数个、无菌洞巾)、无菌手套(2 个)、5ml 注射器 2 个及 20m l注射器1个、2%利多卡因一支、载玻片 10 张、推片1个、持物钳、砂轮、碘酒酒精棉球。【操作办法】 向患者及家眷讲明穿刺得目得、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1、洗手:术者按 7 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准备操作。2、穿刺部位及体位选择 ①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 1~2 cm 处,该处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病人取仰卧位。②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得部位。病人取侧卧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称于第 1、2 肋间隙得部位。此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与心房,穿刺时务必小心,以防穿透胸骨而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得骨髓液丰富,当其她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病人取仰卧位。④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得部位、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5、2 岁下列小儿选胫骨粗隆前下方。(临床上以髂前上棘、髂后上棘为最惯用,特别髂后上棘骨质薄、骨髓腔大、量多,难于稀释)、3、打开穿刺包,术者戴无菌手套。(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助手将一次性洞巾、注射器递给术者放至穿刺包内)检查穿刺包物品齐全;检查骨髓穿刺针就与否畅通,成人用 1 6或 18 号穿刺针,小朋友用12号穿刺针,将骨髓穿刺针得固定器固定在适宜得长度上(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