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花花衣》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小朋友不停地观察和想象,并能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因势造型”发明新形象的能力,以培养小朋友对艺术活动的爱好和良好的审美情趣。2、通过运用彩泥对废瓶的塑造,提高小朋友的立体塑造能力。3、在人们不停发明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通过对废瓶的巧妙运用,激励小朋友的生活中要用发明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发明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教学重点:通过提高立体塑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多用发明性的眼光去发现 美和发明美。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想象,从而提高学生发明新形象的能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万盛石林风光片段、生活垃圾录象以及彩塑观赏图片、音乐等。2、材料准备 实物展示台、废旧瓶子、彩塑工具、制作完毕的彩瓶等。3、学生准备 分组收集大小、形状和颜色各不相似的废旧瓶子、彩塑工具。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新课引入1、 多媒体屏幕展示“美”字。教师问:“同窗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学生回答并用富有表情的语言齐读。2、 教师谈话:我们喜欢美,我们热爱美,我们歌颂美,我们渴望美,而“美” 又无处不在我们的身边,同窗们请看屏幕。3、 教师问:“同窗们懂得这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并谈感受4、 教师谈话:我们的国家有这样美丽的风光,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但是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美的事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请同窗们看。(播放生活垃圾录象)5、 教师问:“这是什么”?“这美吗”?“我们大家想想方法该如何解决这些生活垃圾”?学生分别自由讨论回答。6、 教师谈话:是的,这些生活垃圾不仅影响环境,尚有损我们的健康,有的废旧物品是能够再运用的。有一天,老师在垃圾堆里看见了这样几个废瓶子,(教师出示形状不一的废旧瓶子)扔了真可惜,我想了一想,通过老师的加工,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教师在实物展示台出示彩塑瓶子,并将彩瓶分发给每组同窗观赏,让学生初步认知彩瓶的美)7、 教师问:“看了这些彩瓶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或提问)8、 教师谈话:废旧的东西不一定“不美”,通过我们的想象,用我们的双手是能够把它变成美的艺术品,同窗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彩瓶,好吗?(屏幕展示课题)二、讲授新课1、 教师谈话:我们人类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面对多个各样的瓶子,都能够产生多个各样的联想: 师:当代人很重视对物品的装饰,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