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又称为迟发性多动症,是1968年由Crane 首先提出的一种疾病。该病多见于大剂量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后的患者,临床主要特点为不自主、有节律的重复刻板式运动。本文对TD 的临床诊断、表现特征以及治疗进行相关综述。 现代医学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多数抗精神病药物都是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发挥疗效[1]。但是多巴胺受体如果长期被药物阻滞,体内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则会呈现反馈性地增加,同时多巴胺受体对多巴胺的敏感性也会呈现负反馈性地增强,此时机体乙酰胆碱、多巴胺两种神经递质之间的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患者形成多种形式的不自主运动反应[2]。对于TD 的临床治疗,当前并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和早期诊断TD 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将TD 近年来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临床特征 TD 是一种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临床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尤其以老年伴有脑器质性病变者较多。多出现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2 年以后。临床特征主要为患者出现不自主、有节律性质的重复刻板式运动,最早期的临床症状多为舌震颤和流涎,老年患者以口部运动为特征,表现为口唇及舌部重复、不可控制地运动,如吸吮、转舌、咀嚼、舔舌、噘嘴、鼓腮、歪颌、转颈、舌头不自主地伸出口外(捕蝇舌征)等。严重患者可表现为构音不清、吞咽障碍等。有文献报道其他可有肢体的不自主摆动、无目的抽动、舞蹈指划动作、手足徐动、四肢躯干的扭转性运动等[3]。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2.1 诊断 现代临床对于TD 并无统一的诊断标准,1982 年Schooler 等人提出TD 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有缓慢发生的不自主运动(排除震颤);(2)在镇静剂治疗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后或在停用镇静剂时发生;(3)不能发现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4]。 2.2 鉴别诊断 (1)舞蹈病:Huntington 舞蹈病常有精神症状而用抗精神病药物,应首先排除该病,一般来说HD 有明确的家族史,且多伴有智力减退或行为异常,而TD 则无,临床根据这些比较容易鉴别。(2)小舞蹈病:风湿热引起的小舞蹈病、脑血管引起的舞蹈病等也容易与TD 发生混淆,前者多发生于5~15 岁的儿童,可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关节炎、心脏炎等;后者起病较为突然,舞蹈症状常局限于一侧发生,或伴随有偏瘫症状,进行头颅CT 检查后可发现丘脑底核附近存在缺血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