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实用教程》学习指导及题型第一部分学习要点教师篇第一讲 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了解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对高校教师的意义。(二)熟悉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和特点。(三)掌握新手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的途径、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应对措施,以及预防职业倦怠的方法。二、知识点简析(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包括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其中,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主要是教师对职业生涯中一些外在需求的表现,内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是教师个体自身要达到职业成熟,这是对教师自身的内在的要求。(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理论”弗勒( Fuller )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职业生涯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人们称之为“关注理论” :1.生存关注阶段;2.任务关注阶段;3.发展关注阶段。(三)专家型教师的特征1.拥有专家水平的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实践知识,条件性知识;2.高效率的工作;3.创造性的洞察力。(四)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1.外在的期望与教师内在迷思;2.不良的工作方式;3.消极的应对方式;4.A 型性格。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新手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的途径1. 系统理论学习;2.教学观摩;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4.教学反思, 具体的方法包括:写反思日记、 列问题单、 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交流反思策略。(二)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应对措施1. 提高自我效能感;2.进行教学反思。(三)预防职业倦怠的方法1.调整与工作有关的不合理信念;2.做好几个管理:生活方式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第二讲教师的素养与人格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一)了解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二)熟悉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三)掌握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有效教师的人格特征。二、知识点简析(一)社会期待教师成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发动者和促进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健康的教育者以及教育科学研究者。(二)教师的职业角色的形成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三)促进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条件全面认识教师角色,树立教师榜样,参与教育教学实践。(四)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信念。三、重点难点提示(一)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知识素养、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和教育机智。(二)教师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