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白云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年会参评论文建构高中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策略作者:谢冬萍(地理学科)单位名称:白云中学2 建构高中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策略关键词:建构、高中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摘要:全日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第二、地域性。任何系统地理都需要区域作为载体,区域的观点是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本文围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初步探讨建构高中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教学优化策略。全文分为四部分。首先,指出了“区域地理”及其在高中地理学的地位。第二,论述了建构认知结构是优化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策略。第三,建构高中区域地理的总体知识结构。第四,从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际联系协调四个具体方面建构高中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根据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特性,研究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关系,明确它们的内在结构,并在教学时以这一知识结构为基础或支架,力求让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本文通过提出组织高中区域地理认知结构建构策略,使得区域地理内容结构化、条理化, 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一、“区域地理”及其在高中地理学的地位区域地理学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 发展变化, 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的学科。 它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强调对人地关系的研究,不仅揭示地理环境本身的自然特征, 而且考虑社会、 经济、历史因素, 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其研究成果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人口等问题有重要意义。1、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全日制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 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第二, 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3 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1只有在特定的区域系统中,这个系统可以大尺度区域,如全球, 可以中尺度区域, 如国家, 可以小尺度区域, 如局部地区,才能更好的揭示地理规律和原理。可以说, 区域的观点是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起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