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如何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XX县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现状及制度建设难题,对症提出了通过完善查询制度、验收制度、报送制度,有效规范管线档案管理的具体流程,并详述了XX县区加强城乡地下管线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具体做法。关键词:地下管线;档案;制度建设;综合管理地下管线设施是城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现代化程度越高,地下管线就越密集,信息量就越大,其对城乡建设和发展的作用就愈重大。搞清地下管线状况,建立完整、准确、可靠的地下管线档案,并实施动态的科学管理,是城乡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XX省XX县区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等方面办了不少实事,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某些制度建设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难以全面、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等。尤其是在地下管线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这一问题比较突出。一、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现状及制度建设难题(一)各专业管线管理单位管理分散、各自为政,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近年来,XX县区城乡建设飞速发展,地下管线设施大幅度增加,但地下管线管理落后于城乡建设的其他方面。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数量众多,隶属关系复杂。随着管线埋设数量的不断增多,各种管线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管线分散管理和共同地下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二)管线工程档案的报送环节尚未理顺,档案入馆率偏低。XX县区城乡建设档案馆自接收管线工程档案以来,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线工程档案报送流程,入馆率一直偏低。目前只有燃气、电力、通信、自来水等少数管线专业管理单位向该馆报送了管线工程档案,难以形成规模,对管线数据汇总更新作用有限。(三)管线数据的采集制度薄弱,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形势严峻。管线工程资料的收集汇总,数据更新是实现管线统一第1页共5页管理的核心基础。“以调绘图为主、物探为辅”的方法,协调各管线专业管理单位主动配合,通过调绘图收集、小规模物探等多种方式,强化管线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汇总。这种方法虽然为“地下一张图”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但从长远来看,协调费时费力、资料实效性差,管线专业管理单位也不可能长期无条件地予以配合,难以满足管线信息平台的动态管理的要求。管线工程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仅靠政府协调不是长远之计。二、加强管线制度建设的途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源头入手,强化管线管理的制度建设。原建设部于2005年颁布实施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对建立管线工程档案的审批管理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但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情况,各地还应出台相应的地方法规,有针对性地规范管线档案管理的具体流程。因此,管线专业管理单位应给予充分地支持和配合,这样才能促使地下管线管理健康持续发展。(一)查询制度。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到城建档案馆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取得该施工地段地下管线现状资料。(二)城建档案专项预验收制度。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提请城建档案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进行专项预验收。(三)报送制度。建设单位在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应当向城建档案馆移交管线竣工资料。该管理办法将全面理顺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纳入当前的管线建设审批流程,彻底结束管线工程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现状,有效解决管线动态管理面临的数据来源问题,对促进地下管线建设尽早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地下管线制度建设尽管涉及面广,难度很大,但只要勇于创新、踏实工作,就能够有所突破、有所作为,再上一个新台阶。三、XX县区加强城乡地下管线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一)XX县区政府召开了城乡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和管理单位负责人会议。该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第2页共5页住房城乡建设部及XX省对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就如何加强城乡地下管线建档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XX县区将各种地上线杆逐步转入地下,但由于在城乡地下管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产权单位分头管理、标准不一、对管线施工资料收集重视程度不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