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课件刮痧疗法VIP免费

中医课件刮痧疗法_第1页
中医课件刮痧疗法_第2页
中医课件刮痧疗法_第3页
中医刮痧疗法什么是刮痧:刮痧(Skinscraping)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又称挑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常用于缓解和解除外感时所致的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刮痧的源流关于痧症,早在元明时代的医籍中就有记载,如在《痧胀玉衡》中有言:“痧毒在气分者刮之,在血分者刺之,在皮肤者粹之,痧毒入腑者宜荡涤攻逐之”,另外,对刮痧的具体操作也描述较为详细。如“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刨子脚蘸香油刮之”。刮痧治病原理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络不通,气血逆乱。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透表,则实热可泻,痧毒可除。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刮痧能使神经系统兴奋,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抗病能力。温馨提示:1、刮痧时的手法操作,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重而不板,轻而不浮”是力度的要求。重了,可能会造成局部皮肤破溃;轻了,则达不到效果。在刮拭操作时,要不停地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是速度的要求。速度过快则不能渗透;速度过慢则达不到效果。2、胸部刮痧时刮板与体表接触角度不宜过大,角度越大,力度就相对越重。胸部为心、肺之所在,用力过重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和损害,对于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采用。刮痧适应症:外感湿邪: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湿暑之邪:中暑、腹痛腹泻等。刮痧时的操作技巧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保持45°~90°角,刮痧板在刮拭时先涂抹介质,再以施术部位为中心,并尽量向外周扩大其范围。用物准备刮痧工具凡大小适中、边缘光滑的硬物均可作为刮痧的工具。一般有以下几种:牛角刮板、陶瓷匙、小碗、酒杯(陶瓷)现较为常用。总之要求:边缘光滑、没有破损,无锋利之物可就地取材。介质:增加润滑,有清水、植物油、风油精。治疗盘刮痧的操作步骤1评估、核对医嘱2向患者解释,取舒适、合理体位。3根据医嘱确定刮痧部位,暴露刮痧部位,铺一次性垫巾,必要时屏风遮挡。4检查刮具边缘,确定光滑无缺损,以免划伤皮肤。5手持刮具,蘸水、或油、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使刮痧用具始终与皮肤保持45°~90°。顺序:从上至下,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檫局部皮肤,不要来回刮动。如:背部,则应在脊柱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条刮8~10条,每条刮6~15㎝。6操作中保持刮痧板的湿润刮痧直至局部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痧痕,一般一个部位刮檫20次左右7操作完毕,用纱布清洁局部皮肤或用手掌按摩,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名。刮痧禁忌症: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年老体弱、损伤后出血不止或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等病禁用。五官孔窍、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部禁刮。局部皮肤溃疡,损伤处禁用。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一定要先在施术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后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刮板与皮肤的摩擦,降低对皮肤的损害,而且更可以增强渗透力,加大治疗功效。。在患者体表施术时,施术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进行刮痧治疗。(1)“实则重之,虚则轻之”。体质较强、病属实证、病情较重的患者用力稍重,时间稍长些;体质虚弱,病属虚证、病情稍轻的患者用力则轻些,时间短些。(2)治疗操作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和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3)对于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等特殊情况的病人不应使用刮痧疗法,或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刮痧疗法的注意事项4刮痧期间,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刮痧后最好能喝一杯温开水,以利新陈代谢。5一般选3~5个部位,对不出痧或出痧少的部位不可强求出痧,刮痧时间间隔3~6天,以皮肤痧退为准,3~5次一个疗程。6刮痧板用后清洗消毒后,涂使用油和刮痧油,置塑料袋阴凉保存。挤拧痧挤拧痧又称挤痧、揪痧等,此法是我国民间常用的疗法之一。挤拧方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