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市政府: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地震局的正确领导下,**市地震局紧紧围绕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爱岗敬业年”活动,着力提高防震减灾综合管理效能,全市地震监测、震灾防御、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有力提升。**市地震局被**省人社厅、省地震局、省公务员局联合表彰为“全省地震系统先进集体”;地震监测工作荣获中国地震局“信息网络市县综合评比”和“陆态网络基准站信道节点评比”两项第一名。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推进情况(一)以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为契机,助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动力20XX年年初,省政府、省地震局先后召开了全省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会议和全省地震局长工作会议,通报了震情形势,研究部署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市地震局迅速行动,立即将会议情况和有关精神向市政府做了详细汇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书记和**市长都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地震局迅速抓好落实,高度关注,积极会商;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和于爱军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均就应对震情形势,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同时,市地震局采取各分管领导“分片包干”的方式,每人负责3-4个县市区,带领相关科室人员,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下基层调研,了解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听取意见建议,协助县市区地震部门明确推进下步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进一步夯实了基层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基础。今年3月份和5月份,先后召开了全市地震局长会议和全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市政府以“22号”文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对下步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为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第1页共7页(二)以规范化管理为中心,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和台网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强化监测预报制度建设,提高震情短临跟踪能力。根据《**省20XX年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要求,制订印发了《**市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加强震情跟踪监测。全年共监测地震62次,无一漏报,缺报。及时开展震情周、月会商和应急会商,分析研究各项观测资料的变化情况。对前兆各测项出现的2项异常变化和9项宏观异常都进行了认真调查落实,并及时上报。地震趋势会商报告在20XX年全省评比中获得第二名,地震观测资料评比获得两项第二名。二是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和运行维护。根据省局台网建设规划,开展了**综合台、**极低频大地电磁波、开发区微震台、**温泉等手段建设,观测结构和网络布局进一步优化;按照新出台的《**省地震监测台网管理办法》,进一步修订了《**市县级台网中心管理办法》,对全市**个县市区地震监测台网中心进行了上门辅导和全员培训,确保流程科学,管理规范,全市各观测台网运转正常,数据传输连续准确,在中国地震局地市级“信息网络”评比中荣获全国第一名,省局以**为现场召开“信息观测质量研讨会”,将**经验向全省推广。有序应对了4月20日**7.0级、4月21日**海域5.0级、5月2日**近海3.6级、6月21日**3.2级地震等震情,全年上报市委、市政府《震情参阅》**期。三是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创造性开展监测预报研究。制定了科研奖励计划,鼓励各课题组申报省局、国家局科研项目,鼓励研究成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今年8月份,与中科院计算所**分所联合召开了“地震与大数据分析应用”研讨会,并合作开展“大数据技术”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运用科技前沿理论和技术成果进行地震监测数据分析和地震预测预报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此外,完成了国家局“星火计划项目”《地震前兆数据归档存储研究》和“地震前兆历史数据收集转换工具”软件的制作。(三)以创建“安全社区”为重点,进一步夯实震害综合防御基层基础。第2页共7页一是积极开展社区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年内,在各县市区普遍开展了社区建筑物抗震性能调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居民地震应急演练、防震避震常识宣传教育等,推动防震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