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0 目的: 为使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始终处于受控条件下的完好状态,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2.0 范围:所有用于检测、环境监测、安全监控用的仪器、设备(包含测量软件)、量具、器具(包括固定和固定控制之外)标准物质的采购、验收、使用、核查、维护保养、修理、降级与报废以及它们的标识和档案管理。3.0 职责:3.1 检测负责人:3.1.1 提出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使用配置要求;3.1.2 组织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验收;3.1.2 组织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维护;3.1.3 组织编写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操作法律规范3.1.4 提出降级报废的处理申请。3.2 检测员:3.2.1 根据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说明书或操作法律规范熟练地操作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3.2.2 做好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使用和维护记录。3.3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员:3.3.1 协助设备采购部门采购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3.3.2 建立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档案;3.3.3 组织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溯源;3.3.4 负责粘贴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标识。3.4 技术负责人:3.4.1 批准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使用、维护、核查的作业指导书;3.4.2 发现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存在缺陷时负责组织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追溯。3.5 总经理审批采购计划。3.6 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4.0 程序4.1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配置与采购4.1.1 检测室负责人应协助技术负责人提出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配置要求。配置应当满足承检标准和承检能力的要求。4.1.2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员应根据检测室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供货厂商制定出采购计划,经检测室负责人确认后,由技术负责人报总经理批准。4.1.3 采购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应由检测室负责人组织验收。4.2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使用4.2.1 验收达到要求的仪器由设备管理员及时安排检定/校准。4.2.2 验收或检定/校准达不到要求的仪器由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员报设备管理部门办理包修、包换、包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2.3 合格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由检测室负责人组织编写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操作规程和运行文件,应包括:(1) 为保证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安全、有效使用的操作规程;(2) 使用限制条件(如环境温度和湿度等);(3) 校准周期和期间检查方法及记录格式;(4) 验证方法(如无法溯源时);(5) 维护、保养方法和记录格式;(6)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档案;(7)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使用记录格式。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