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试验段开工报告试验段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为了更好的控制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底基层的施工工艺和各项技术指标,高质量的完成该项工作,我标段计划于9月20日开始底基层试验段的铺筑,试验段起讫桩号为k1073+100~k1073+600,长度为500米,现将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上报,敬请审批。一、现场人员安排现场施工负责人:潘存军现场技术员:林术东中线测量员:马海高程测量员:王大伟压实度试验员:赵文平拌和站试验员:周博室内试验员:李彩凤二、材料的选用砂砾采用鸿旺沙场砂砾,碎石采用克岩石料场,水泥采用克旗宇宙地水泥厂缓凝p.o32.5。最大干容重为2.28g/cm3,最佳含水量为6.3%,配合比为水泥:砂砾=4.5:95.5,试验室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筛分试验、压碎值、含泥量、含石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针片状、重型击实标准、液塑限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强度、细度、安定性等试验,其级配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中的1号级配要求。,七天饱水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骨料粒径不大于37.5mm;压实度不小于96%。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范围(1号级配)三、机械安排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底基层施工是整个路面的关健,它的质量好坏及施工快慢将直接制约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工期,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我单位根据以前的实践经验,将投入以下机械设备进行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底基层的铺筑,即能满足施工要求,又不闲置浪费。wdb500型稳定土拌和站1台、装载第1页共5页机1台、推土机1台,钢轮压路机1台、rd11型小型压路机1台、自卸汽车5台、洒水汽车1台。四、施工工艺本合同段的路面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厚度为16cm,采用稳定土拌合机进行集中厂拌,稳定土摊铺机摊铺。在底基层进行大面积施工前,首先进行300米试验段铺筑,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确定比较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各项技术指标,作为指导和控制以后施工的主要依据。1、准备工作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首先进行中线和边线控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再对路肩土进行整型,并对下承层(包括路肩土)进行清扫、洒水、碾压;对试验合格的路面材料,组织拉运及储备;同时施工人员对下承层进行恢复定线,并在路肩两侧设指示桩,严格进行标高控制,使其完全符合设计要求。2、施工放样在进行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底基层铺筑前,以计算出的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底基层的顶面设计高程和松铺系数,计算松铺厚度,并在路肩土上以纵向每10m设一钢钉,在松铺厚度上上翻一定高度,用紧固螺丝将高度固定在钢钉上,然后挂钢丝线进行标高控制。3、混合料拌和根据施工配合比,采用间歇式稳定粒料拌和设备进行集中拌和,其产量为500t/h。在拌和时拌和机的投料要准确,拌和要均匀,同时出口上方要有挡块,并在投料运输带上定期取样,随时对级配情况及含水量和灰剂量进行检测。4、最佳机械组合装载机1台、推土机1台,钢轮压路机1台、rd11型小型压路机1台、自卸汽车5台、洒水汽车1台。通过以往实践证明各种机械相互匹配,且合理高效,完全符合最佳机械组合要求。5、混合料的运输⑴水泥稳定级配砂砾的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至现场。第2页共5页⑵装车时清扫车辆。⑶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并作好相应的记录。⑷运输车辆在下承层行驶过程中不应在同一处调头,以免对下承层造成破坏。⑸所有运输车辆都配备防雨布。6、混合料的摊铺⑴混合料的摊铺采用装载机端料,推土机及人工推平,压路机碾压。⑵在铺筑过程中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的摊铺。⑶推土机不能作业的断面,人工摊铺后,用压路机进行反复压实,使其达到设计压实度要求。7、混合料的碾压⑴摊铺到40m-50m左右时即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⑵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肩外边缘向内碾压;在超高段内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首先进行稳压,紧接着振压,最后再进行终压,以消除所有轮迹。⑶底基层在碾压过程中表面要始终保持潮湿。试验人员在现场随时检测混合料的压实度、含水量和配合比,发现问题,及时向现场负责人反馈信息;现场技术人员在压实过程中,跟踪检测松铺厚度,摊铺宽度和标高等各项指标,确保成型后的底基层各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