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牌店招对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的影响和对策探讨随着中国城市由过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的发展,体现城市文明进步程度的“城市形象设计”的概念也被引入城市建设之中。现在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在构建自己的城市品牌形象,其中对店牌店招的规划和整顿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店牌店招作为城市视觉形象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可以反映一个城市文明、环境、形象、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可以对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cis中的vi分析手段,对店牌店招对城市品牌形象进行研究,并进行实地调查,对当前城市对店牌店招的规划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品牌形象建设提供有效建议。关键词店牌店招城市品牌形象一、店牌店招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店牌店招位于城市之中,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出一个城市的视觉形态美和审美观,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品格,表现了城市的物质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其设计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体现出一个城市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问题时的态度,协调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的能力,以及管理城市的社会理念。作为城市视觉系统构成部分,店牌不仅向人们传递信息,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为城市品牌形象的有效构建以及城市品牌特色的有效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二、城市店招的调查和存在的问题全国各个省市相继推出城市形象工程,对街区的店牌店招进行整顿,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确实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城市的形象水平,推动了城市的品牌建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过于追求表面效果,缺乏实际考量多数城市进行店牌店招的规划工作时,仍然将工作重点放第1页共6页在“量”上,而非“质”上,追求表面的短期效果,而忽视了街区的长期发展。一些中小城市对拆除后的街道只是简单粗暴地采用单一形式和材料的招牌,街道的整体效果在短短两个月内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忽视了对周边建筑和环境状况以及商家经营商品和服务特点的考察,使得店招的实际效果并不如意,甚至造成荒唐的局面。例如,山西永济寿衣花圈店的店招整改成“大红招牌”。(二)忽视招牌的个性特色,出现千店一面的问题在整治店招店牌的过程中,一些城市当地政府采取“大包干”的做法,对沿街的店牌店招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整改后的店牌店招呈现高度的一致性,有些街区甚至出现一排街道全是同色底同色字,造成了一定的辨别困难。这种治理措施不仅造成街区死板单一,商店风格雷同,而且让城市失去原有的生机活力。(三)一味模仿,忽视缺少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特征,脱离城市自身文化传承一些城市学习、模仿店牌治理工作做得好的城市,但模仿仅限于表面照搬,没有进行深层的分析与解剖。尤其在视觉系统上的设计,忽视城市本身独特的人文地理面貌,盲目跟风,照搬照抄,造成很多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的面貌。城市个性的缺失与可识别性的模糊严重伤害了地区多样性、多元化。店牌店招作为城市形象组成部分的视觉符号设计,非但没起到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作用,反而造成“建设性破坏”。(四)缺失完备的城市店牌店招规划以及管理制度当前,全国各地城市普遍缺乏完备的规划来对店牌店招整顿工作进行指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店牌店招作为一个城市视觉识别符号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城市店牌店招设置随意、形态复杂、色彩混乱等一系列难题日益增多。规划的缺乏再加上相关法规的不健全,导致相关户外广告监管部门对户外广告的设置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五)公众认同程度比较低,相关方会存在利益纠纷目前,很多城市采取统一店铺招牌的方式,对一些商铺招牌的尺寸、颜色、字体等进行统一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第2页共6页了招牌色彩混杂以及街道“脏、乱、差”的现象。但是,店牌是品牌的重要载体,政府统一招牌的措施肯定与店家的品牌诉求是有冲突的。店牌对于商家来说相当于一个品牌标识,招牌上的一些鲜明的色彩、图案、风格等,是为了与竞争对手相区别,代表本店铺商家的特点。统一招牌会使得店招识别度不高,造成一部分顾客的流失。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