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植树问题(一)。(教材第 106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两端都要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少 1 的情况)。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 掌握已知间隔长度和全长,求间隔数的方法,以及已知间隔数和间隔长度,求全长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同学们,你们每年都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吗?美化绿化自己的家园,你们可曾注意到植树中也有很多学问,由于植树的线路不同,植树的情况也就不同,你们想了解植树中的学问并学会怎样解决植树问题吗?这个单元我们共同来研究你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2.小游戏。 师生共同在毛线两端系个扣,然后等距离每隔一段系个扣,看一看,数一数,一共可以系几个扣。 学生动手试一试。 小组讨论,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集体交流,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后得出系扣的个数比间隔数多 1。 3.验证。 学生拿出一根20 厘米的毛线绳,每隔 5 厘米系一个扣,绳子两端也要系,数一数,一共系了几个扣。 指名说说自己系了几个扣。 验证扣的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4.练习。 同桌两人各拿一张纸条,互提要求在纸上分段,要求两端均画上标志。 相互评价,互提建议。 二新授 1.出示教学教材第 106 页例1。 (1)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从题目中获取的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3)学生动手试一试。 (4)小组看图讨论,各自交流。 想法一:100÷5=20,所以要准备 20 棵树苗。 想法二:我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帮助思考,如果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 4 段,两端也要栽树,这样就可以栽 5 棵。照此思路,可以推出间隔数比棵数少 1。 (5)猜测。 猜一猜,谁的思路对。 (6)集体反馈,发现规律。 经过集体交流,发现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 1。在 100 米长的小路上共有 20 个间隔,那么就可以栽 21 棵树。 (7)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规律。 因 为 植 树 总 数 比 间 隔 数 多1,这 样 我 们 就 可 以 先 求 出 树 与 树 之 间 一 共 有 多 少 个 间 隔 ,而 每 个 间隔 的 长 度 是 已 知 的 ,就 可 以 求 出 一 共 植 树 多 少 棵 。 (8)研 究 列 式 的 方 法 。 100÷ 5=20(段 ) 20+1=21(棵 ) 教 师 表 扬 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