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清单判别依据: Ⅰ. 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 曾发生过事故, 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Ⅲ .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Ⅳ. 直接观察到的风险;Ⅴ.LEC 法(定量评价)本项目采用LEC法(定量评价) , 施工过程中, 要及时识别新的危险源(危害) 并更新该记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LEC 法)填表须知LEC 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评价法――评分法,用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危险性以下式表示:D=L× 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危险性。表-1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预料6 相当可能3 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 极不可能0.1 实际不可能表-2 E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10 连续暴露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几次暴露0.5 非常罕见地暴露表-3 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 灾难,数人死亡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 严重,重伤3 重大,致残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表-4 D ――危险性分值D 值危险程度风险等级>150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5 800-150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4 500-80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3 100-50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 <10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 为实现安全目标,项目经理部必须根据评价结果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对需控制的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控制方式进行策划并形成文件。其中重大危险源与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方式应包括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安全措施。项目经理部应及时评审和更新关于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的结果。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清单序号作业活动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判 别 依 据(I ~V)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风 险级别备注L E C D 1 基础施工作业开挖深度超过2 米的沟槽, 未按标准设围拦防护和密目安全网封挡坍塌 /高处坠落V 1 1 15 15 一般超过 2 米的沟槽,未搭设上下通道,危险处未设红色标志灯坍塌 /高处坠落V 1 1 15 15 一般在沟、坑、槽1 米内堆土、堆料、停置机具坍塌 /高处坠落V 1 1 7 7 一般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不符合规定,又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