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处理的方式建设工程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例、以下不属于民事纠纷处理方式的是( )。(10 真)A、当事人自行和解B、行政复议C、行政机关调解D、商事仲裁答案: B(一)掌握民事诉讼的特点1、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诉讼参与人 包括 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2、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1)公权性民事诉讼是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意志行使司法审判权 ,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这使得民事诉讼与具有民间性质 的调解和仲裁有所不同。(2)强制性民事诉讼的公权性,决定了其在案件的受理和执行 等方面具有强制性。调解、仲裁均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愿意进行调解、仲裁,调解和仲裁将不会发生。但民事诉讼则不同,只要原告起诉符合法定的条件,无论被告是否愿意,诉讼都会发生。此外,民间的和解、调解协议的履行依靠当事人的自觉,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但法院的裁判则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当事人不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法院依另一方当事人申请可依法强制执行。(3)程序性民事诉讼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诉讼活动,无论是法院, 还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均须按照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程序实施诉讼行为。与民事诉讼相比,民间调解通常没有严格的程序规则,仲裁虽然也要按照预先确定的程序进行,但相对灵活, 当事人的选择权也较大。(二)掌握仲裁的特点1、仲裁的概念仲裁指发生争议的当事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根据其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仲裁机构)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仲裁法》的调整范围仅限于民商事仲裁 , 劳动争议仲裁和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不受《仲裁法》的调整。此外,根据《仲裁法》第3 条的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例、下列纠纷、争议中,适用于《仲裁法》调整的是() 。(10 真)A、财产继承纠纷B、劳动争议C、婚姻纠纷D、工程款纠纷答案: D2、仲裁的基本特点(1)自愿性是否将纠纷提交仲裁,向哪个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如何组成,仲裁员的选择,以及仲裁的审理方式等都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由当事人协商确定的。(2)专业性专家裁案,是民商事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