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别:土木类专业代码: 08100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建筑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公共设施系统及其他人工环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 较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建筑环境与设备系统及其它人工环境系统的设计、调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受到系统地训练,并初步具备这些方面的工作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 具有比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并且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2.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热学理论(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建筑学理论(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环境学等)、电工电子学理论和自动控制理论等;3. 熟悉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趋势,并对其它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4. 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实验和文献研究技能,具有针对本专业相关设备和设施的基本操作、运行技能;5.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将计算机及其控制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6.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分析研发能力、 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核心课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建筑环境学、空气调节、供热工程、建筑燃气工程、建筑设备自动控制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八年,工学学士。毕业最低学分:203学分、学时分配表:类别学 分课程教学学时及分配比例教学学时必修课比例选修课比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80 1200 37.8% 11.0% 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55 830 22.8% 11.0% 专业(方向)课程30.5 428 12.5% 4.9% 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37.5 / / / 合 计203 2458 73.1% 26.9% 制定人:宋新南教学院长:康灿教务处长:许文荣分管校长:梅强· 1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各环节学时分配考核类型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备注授课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