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EPC 合同的几大特点EPC 合同模式是近年来国际社会较为流行的建设管理模式,本文简要介绍了 EPC 合同主要特点及其实施控制的要素,并简单介绍了 EPC 合同模式在我国的进展和应用。一、 EPC 合同模式及其特点 EPC 交钥匙施工合同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项目管理模式,所谓 EPC 合同,即: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合同,是一种包括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直至竣工移交的总承包模式。 EPC 合同的合同价格往往高于传统合同模式的合同价格,它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的私人业主的工业和民用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之中。一方面由于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业主对项目关注重点的排序由传统的 C(成本)、P(质量、性能、功能和美感等)、 T(时间、工期)转变为T、P、C;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的项目业主投资某一项目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其投资该项目的前提是基于项目的一个固定投资金额和项目开始投产的确定时间,只要在估计的投资金额和投产时间的范围内,业主就会盈利,因此业主希望承包商投标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包干总价,并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风险让承包商来承担。这样,在实践中逐渐出现了 EPC 总承包合同模式。 EPC 合同模式有以下的特点: 1. EPC 合同模式是一种快速跟进方式(阶段发包方式)的管理模式 EPC 合同模式与过去那种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招标的传统的连续建设模式不同,在主体设计方案确定后,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完成一部分分项工程的设计后,即对这一部分分项工程组织招标,进行施工。 快速跟进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大大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的周期,节约建设投资,减少投资风险,可以比较早地取得收益。一方面整个工程可以提前投产,另一方面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影响。EPC 合同模式下承包商对设计、采购和施工进行总承包,在项目初期和设计时就考虑到采购和施工的影响,避开了设计和采购、施工的矛盾,减少了由于设计错误、疏忽引起的变更,可以显著减少项目成本,缩短工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风险由承包商承担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都将工程的风险划分为业主的风险、承包商的风险、不可抗力风险(亦称为“特别风险”),有时是明示的规定,有时是隐含在合同条款中。一般来说,在传统合同模式下,业主的风险大致包括:政治风险(如战争、军事政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