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考摘要。我国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以一定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它是各民族文化的直接体现。侗族大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同时也是我国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本文对侗族大歌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侗族大歌文化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侗族大歌;文化;传承;发展一、侗族大歌的发展现状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族音乐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巨大宝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侗族大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侗族大歌这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受到了来自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猛烈冲击和巨大挑战。在此之前,侗族歌师备受侗族民众所尊敬,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他们往日的辉煌已成为历史。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和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以下对侗族大歌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一)年轻人传承出现断层。在过去,侗族人民向来尊重善歌者,现如今,传统文化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年轻人们更倾向于新兴事物与物质生活,不愿将侗族大歌这一传统艺术继续传承。其次,从事侗族大歌传承无法保证生活需求,所以许多年轻人纷纷进城工作生活,从而放弃学习和传承侗族大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被慢慢淡化。(二)歌队成员老龄化问题严重。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交通闭塞,教育的普及率也不高,侗族人民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人进城生活,出现了多数青少年不会唱传统侗族大歌,歌队成员老龄化的局面。在近些年的民间侗族大歌歌会上,众多歌者中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目前还在从事侗族大歌传播和演唱的歌师多为中老年,他们的年龄普遍偏高。(三)科学技术的冲击。侗族的优秀歌师曾是村寨里众人第1页共3页瞩目的焦点,但由于电视、电脑、手机网络等现代娱乐方式的出现,许多年轻人不愿听侗族大歌。同时,愿意学习和传承传统民间音乐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侗族大歌的功能似乎发生了一些转变,从最初的婚丧嫁娶、宗教礼仪、迎接宾客变成了侗族民众的自娱自乐。(四)教育模式的转变。由于侗族以前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生活习俗、民间音乐都只能够采用口头流传的方式传承。在侗族地区的学校,不少领导和教师都认为只有抛弃传统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随着汉字冲击,侗语逐渐被取代,音乐课的内容也被汉歌所替代,导致青少年和儿童不会侗族大歌及方言民歌。不少侗族地区出现了民间儿童歌队难以组织的问题,因此产生了传承出现断层的情况。二、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对策侗族人民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民间音乐记录着先前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侗族大歌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传承与保护。上文中讲述侗族大歌在发展和传承上面临着一些问题,笔者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以下几个方案:(一)加大培养传承人力度。传承人是侗族大歌发展传承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面临失传,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传承侗族大歌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力度培养和保护传承人。推动侗族大歌进校园的活动,选用优秀侗族大歌将其编写入侗乡学校音乐教材,使侗族的儿童和青少年养成尊重传统、热爱优秀民族文化的良好品质。可以在校园里组建侗族大歌少年合唱队,学习和演唱侗族大歌。有计划地培养民族音乐师资人才,开办民族音乐师资进修班,提升在职教师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认识。也可在艺术类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使更多人了解侗族大歌并对其产生兴趣,体会侗族大歌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内涵。同时,在传承侗族大歌的过程中要结合时代发展创新。(二)推动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侗族大歌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侗族地区与侗族大歌的宣传,第2页共3页提高民众对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引起广大群众的重视。首先,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利用自身独有的区域文化特色建造文化产业品牌。政府应在合理考察过后进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