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物流业现状及其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已经从为社会提供传统运输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它围绕运输和信息两大平台,将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紧密衔接,现代物流已经发展成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最新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产业。 深圳凭借其区位优势和自身经济的发展基础,较早的制定了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率先将发展现代物流业做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柱产业。 1996年,深圳市政府开始组织研究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提出关键必须构筑物流运输平台和信息平台的策略。 2000年5月,市委、市政府提出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2001年 7月24日,《深圳市“十五”及 2015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正式通过专家评审,使深圳物流业发展有了首部基本“大法”。 2002年 10月25日,经过多次修改,《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 深圳物流业由此迈进了高速发展阶段。 一、深圳——区域物流枢纽 1、地理位置 经过 20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实力最强的地区。它的外贸依存度高达 80%,外贸出口 908亿美元,占全国的 1/3;珠江三角洲每年生产的出口货物约 1000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值的 38%。同时,它也是中国知名的消费品及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加上“香港-珠三角”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使它成为世界工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出海口,毗邻香港,具备了发展国际运输业的优势。2002年深圳的货运量 5683万吨,比 2001年增长 10.41%;货物周转量 211亿吨公里,比 2001年增长 3.24%;港口货物吞吐量 8766.73万吨,比 2001年增长 31.9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761.78万标准箱,比 2001年增长 50.06;机场货邮行吞吐量 33.41万吨,比 2001年增长 35.04%这组数据表明,深圳象一个衔接口,在珠三角洲和香港的物流运转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深圳作为一座区域物流枢纽中心城市的地位。 2、城市经济基础: 深圳拥有购买力较强的消费群体,本地人均 GDP为 5200美元,深圳人的平均年龄为 29岁,消费方式时尚、超前。深圳周边 100公里半径内的总人口在 3000万以上。因此,深圳的零售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1979年至 200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 32%,200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 84亿美元,预计未来 5年平均每年增长 15亿美元的零售额。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