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管井降水计算方案VIP免费

管井降水计算方案_第1页
1/10
管井降水计算方案_第2页
2/10
管井降水计算方案_第3页
3/10
1 一、场地岩土工程情况 第①层杂填土,以粉土为主,混少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呈稍湿、松散状态。该层厚度在0.3~3.2m 之间,层底标高在1052.62~1057.02m 之间。 第②层粉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稍密状态。该层厚度在0.3~4.2m 之间,层底标高在1052.02~1054.06m 之间。 第③层粗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颗粒级配较好,混少量砾,局部分布有粉质粘士薄夹层。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该层厚度在3.4~6.6m 之间,渗透系数为K=1.66×10-2cm/s。 第③1 层细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该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存在于第3 层粗砂层中,该层厚度在0.4~2.2m 之间,层底标高在1047.91~1050.61m 之间,渗透系数为K=5.64×10-3cm/s。 第④层粉砂,黄绿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局部分布有粉土、粉质粘土薄夹层。天然状态下呈饱和,中密状态。该层厚度在4.3~9.4m 之间,层底标高1039.21~1041.58m 之间,渗透系数为K=2.24×10-3cm/s。 第⑤层粉质粘土,灰黑色,含云母,有光泽,略带腥臭味,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为1.3~6.1%,无摇振反应,切口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天然状态下呈可塑~软塑状态。该层中分布有粉砂、细砂及粉土薄夹层,局部含有薄层钙质胶结层。该层厚度在31.2~33.4m 之间,层底标高在1006.57~1009.65m之间,渗透系数为K=3.89×10-6cm/s。 地下水埋藏于自然地表下5.2~6.5m,标高在1049.64 ~1050.73m 之间,属潜水。由于临近场地正在进行降水施工,水位受其影响,现场水位偏低,根据该区域的水文地质资料,该地下水年幅度变化在1.0~1.5 米之间。 二、降水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地质条件主要为粉土、砂土。现场基坑深度为7.0m,根据该场地附近地区的已有降水经验,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即在基坑周围及坑内布设一定数2 量的管井,由管井统一将地下水抽出,达到阻截基坑外围地下水流入基坑的目的,从而满足基础施工对降水的要求。 三、降水模型选择及设计计算 1 、降水模型的选择 假定:由于第五层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远小于其它土层的渗透系数,近似将第五层视为不透水层。 (1)含水层厚度:H=第3 层土层厚度+第四层土层厚度=16m, (2)管井深度:依据JGJ/T111-98《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井点管深度为:HW=HW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管井降水计算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