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介绍 结合某企业蒸馏装置三台加热炉测评情况进行介绍 一、概述 该装置于1983 年建成投产,处理量设计为300 万吨/年,采用冷进料、热油预热空气这种余热回收流程(3 台炉共用一台热油式空气预热器),热效率设计值为88%,燃烧器为ⅥB-300型油气联合燃烧器,运行至今近 20 年。由于该装置加工工艺及目前加工高含硫原油的影响,造成整个对流段低温腐蚀严重。2000 年6 月大修期间,更换了所有对流炉管,切除了软化水管,炉衬材料采用膨胀珍珠岩面砖,并将原来的蒸汽吹灰器更换为激波除灰器;同时对炉-1、3 辐射室的衬里进行了改造,采用陶纤喷涂,炉-2 的辐射衬里于1999 年8 月抢修时更换,为陶纤和岩棉板,辐射顶均采用陶纤。在自动控制方面,该装置采用了 DCS 集散型自动控制系统,并在对流出口位置安装了在线氧化锆探头。 综上所述,被测3 台加热的整体技术装备与石化同行同类型加热炉相比,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其余热回收工艺较落后,目前石化同行常减压装置中采用这种工艺的已为数不多,加之目前炉用燃料中含硫较高的影响,更加剧了低温受热面的露点腐蚀,严重影响了加热炉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测试及计算结果汇总 在计算热效率划分加热炉系统体系时,我们把冷进料热油空气预热器划在体系之外,即进入体系的空气温度为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即热风入炉温度,体系的排烟温度为对流出口烟气温度。 项目 单位 炉 -1 炉 -2 炉 -3 燃料耗量 Kg/h 1037.46 1055.56 988.89 供给能量 KJ/kg燃 料 49863.2 49249.5 50693.2 氧含量 % 5.43 7.40 6.50 CO 含量 ppm 1 456 0 SO2含量 ppm 651 599 626 排烟温度 ℃ 215.73 219.27 203.33 排烟损失 % 11.981 13.411 11.697 不完全 燃烧损 失 % 0.001 0.562 0.000 散热损失 % 3.674 2.851 3.082 附属设备损失 % 0.000 0.000 0.000 露点温度 ℃ 141.6 140.5 141.1 反平衡效率 % 84.24 83.18 85.22 备注: 冷进料入炉温度分别为:112℃、110℃、103℃; 燃料油含硫量0.376%,系统瓦斯中H2S含量0.0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低温露点腐蚀严重 随着加工高含硫原油比例的不断加大,一些装置的加热炉相继出现设备故障,直接威胁到装置的安全生产。从此次调查情况看,露点腐蚀是被测 3 台加热炉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该装置于 2000 年 6 月份大修时为此更换了对流室,包括对流炉管,切除了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