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篆 刻 印 文 的 运 用 —篆 刻 内容排版布置及字体教程 我们如果把篆刻比作是一个建造房屋过程的话,那么印文的运用就好比房子正式动工之前进行的总体造型的图样设计。这幢房子作何用途,采用什么建筑材料施工,对于印章来讲,就是印文内容的确定和入印字体的选用问题。前人曾说:“篆刻犹大匠造屋,先会人之意,随酌地势之宜,图象间架润然胸中,然后较量尺寸准绳,雕断结构,方称完屋。”这里的“会人之意”、“酌地之宜”指的便是印文内容和入印的字体。印文运用的适当及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方印章的成功和失败。 (一)印文内容的确定 印章同书法、绘画作品一样,其内容虽然不直接表现为艺术,但内容却是被表现的对象。内容通过某一艺术形式的表现,产生其欣赏价值,而任何一项艺术形式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取决于具体的内容,同时又往往要受到内容的束缚和限制的。因此,印文内容的确定,是印文运用中首先碰到的问题。 1..根据用途确定内容 印章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用于表明身份的姓名印。这类印章的印文除了为一般场合都可用的纯姓名外,还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在姓名后加不同的词语。 ①如铃于创作书法作品的,印文可在姓名之后加“书印”、“书”或“墨迹”等(见图 171-174) ②铃于绘画作品的则可加“画”、“画印“成“写生”等(见图 175-176)。 "XX 作”,"XX 多少岁以后作”,或“xx 书画”,可同时用于书和画的作品上(见图 177-179). ③铃于所收藏的字、画或图书的印章,印文可为“xx 收藏”、"xx 珍藏”、“xx藏书”或“xx 之物”、"xx 所有”、"xx 珍玩”等(见图 180-184) ④用作铃于经过自己鉴定、鉴赏的字、画、书籍的,印文在姓名之后可加:审定、考定、校订,或鉴赏、珍赏、过眼、经眼、读过、阅过、曾观等(见图185-190); ⑤对章或两面印。一般是一方印文作姓,一方印文作名;或一方作姓名、一方作字等(见图 191-192); 还有一类是为字、画作品起补白作用的起首章、压角章,是表示某种情趣、意境,或是记载人事的闲章。这类印的印文内容,可用斋馆堂室名称,也可用籍贯或出身地的名称,如高风翰的“家在齐鲁之间”,齐白石的“中国长沙湘潭人也”,表示某种情趣的,如吴昌硕的“壶客”、“画奴”,张大千的“虎痴”等;或者是与绘画、书作内容相配的词句、吉语,如王冕的“会稽佳山水 ”,山”,齐白石的“人长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