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章法犹如绘画的构图,在形式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印章的篆法、刀法无论有多精彩,章法平庸,就会前功尽弃。章法,是把所要刻的文字,根据印面位置一字一画地置于印章之中,使其各得其位,整体虚实相间,顾盼生情,妙趣横生。 篆刻的章法千变万化,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但也不是玄妙到无法捉摸的地步,只要我们从先贤的作品中深入研究,不断总结,找出基本规律,掌握基本的表现手法,也不是十分艰难的事情。至于形成自己的风格,则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后,方能逐步形成。下面根据前人常见成功的印例,对印文布排、章法布局作一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一)印文布排 印文的字数多少不一,少者一二字,多者数十字。在布排的顺序上古今基本相同,一般均是按照先上后下,先右后左顺序进行的。在相同字数的印中,又有各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这是因为文字结构笔画繁简的不同,为了章法的需要而进行的变化。 1.一字印,常见的有置于中央,或靠上或靠左、右。 2.两字印,布排方式有两种: 3.三字印,布排方式有四种: 4.四字印,布排方式有六种: 5 .五字印,布排方式有八种: 6 .六字印,布排方式有八种: 7 .七字印,布排方式有十二种: 8 .八字印,布排方式更多,只要按照顺序规律,容易顺读就可以了。 (二)章法布局 篆刻的章法布局,基本方法如下: 1.平均法 平均法在印章形式中属最工整的一路。字数二至六字,每字在印面上所占位置相等。章法工整平稳,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留朱宽度基本相等,横平竖直,转折处或方或方中寓圆,给人以静雅稳健、自然得韵之感(见图 8 —1 9 )。平均法初习刻印比较好掌握,不过选择内容文字的笔画多少要基本相等,过于悬殊,章法也就无平均可言了。 2.疏密法 入印文字的笔画有繁有简,把它们安排在一印中,各字面积均等,形成自然的疏密对比;或者是根据文字特点,作适度的调整后所产生的疏密对比。古人所说的“宽可走马,密不透风”,在疏密法中即能得到体现。疏密法在传统的印章中有四种表现方法。一种为本身入印文字特定笔画造成的疏与密的对比。图 8 —20“傅捐之印”,四字在印面各占四分之一,“傅捐印”三字笔画多,在所占的位置中线条密集白多红少,形成了三繁一简的疏密关系;图 8 —21“殿中都尉”印,图8 —22“人间何世” 印,同属此类。第二种是顺其文字笔画的繁简,生成上下或左右的疏密呼应对比。如图 8 —23“王凤之印”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