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化生产培训资料整理 一、何谓精益化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 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 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 二、效率、效能、效果 1、效率 Efficiency--产出/投入比例值 效率就是做事要快,且快而不乱。贯穿精益生产始终的一个观念是生产不需要快、不需要忙,而是要注意减少浪费、降低消耗 【案例 1】 甲、乙两个大学生在一次考试中,甲得了 81分、乙考了 78分,从得分情况上看,甲比乙好。但是,甲每天要用 12个小时读书,不参加运动、不参加社交活动,是个标准的书呆子。而乙不仅参加了学校里的多项运动,还参加了社团活动、辩论比赛,且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只有 2个小时,因此从效率看,乙更高一些。 【案例 2】 一家企业的生产线有很多步骤, A步骤需要 5个小时,B步骤需要 3个小时,C步骤需要 2个小时。A单位要花 5小时,B单位要花 3小时,C单位要花 2小时,如果这三个单位同时出发,就是一个浪费。在这家企业中,A单位的 5小时叫做核心流程,只要抓住这个核心步骤,让 A单位立刻出发,过 2个小时候 B单位再出发,过 3个小时后 C单位再出发,最后同时会合。同时会合比同时出发重要。 2、效能 Effective--组织/分工/授权/OEM 【案例】 一次篮球明星乔丹所在的球队和另一个球队比赛,乔丹队得了99分,乔丹一个人就得了51分。参加比赛的另一个球队,核心球员打得不怎么样,得了20分,但是他的助攻能力强,全队得了100分。 点评:乔丹打得好,是效率高,但球队输了,是效能不高,所以工作中一定要分工。效能就是不要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做,这就是精简、效益的观念--不只求快,还要懂得合作。 3、效果 Effect--对策办法+调配布局 【案例】 1950年,26岁的田口先生是日本一个企业里的小小助理工程师。当时,他父亲开办的一个烧砖企业出了问题,泥块用火来烧,由于火均匀,这边烧好了,那边还生,这边烧熟了,那边就烧焦了。本来要烧 1000块砖,只能烧好300块。他的父亲就请教专家,专家说,你出钱给我,我帮你换一个新的砖窑就可以做得好。田口先生的父亲没有那么多钱,认为砖块烧的好坏是一个不可控因素,但是田口先生认为有些因素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