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管及绿化报告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奋力推进建养管 运实现新跨越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全国农村公路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二五”农村公路要由过去以“量”的增长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量”“质”并重转变;由过去以建设为主向“巩固、提高、完善”方向转变;由提供基本出行条件向保障安全便捷出行、提升整体服务能力转变;由“树状”路网向“网络型”路网转变。 所以“十二五”对于农村公路来说,是个新起点、新形势、新转变。新的交通发展方式下,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放在巩固建设成果、提高建设质量、完善基础设施上。当初农村道路改造时,为了节省成本,一般在原来的路上修缮硬化,由于地形限制,改造时一般是随弯就弯,随坡就坡,特别是南部山区,扩建、改造农村公路时,破坏了地质稳定性,又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极易造成山区水土流失,这都为日后养护、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弊端,靖志路、大闫路、蔡水路、贾大路、青畔路每到雨季大小塌方接踵而至,给养护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以往建设公路时基础设施不完善,修好的道路没有增设明显的标牌等警示标志,危险路段缺少防护,陡坡、拐弯处、交叉路口成了农村交通安全事故的多发地段,对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些都是农村公路向“质”的提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建设依然是农村公路发展的重点,我县已实现了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以后建设重点要逐步向县乡道改造、连通工程建设等方面转移。在县乡道改造上,应该对以往建设等级低,存在安全隐患,基础设施不配对的道路优先改造,以 确保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农村公路发展到现在已不是简单的为农村地区“通车”,连通工程建设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后农村公路要覆盖更多的人群,要与城市道路相衔接,为城乡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创造安全、便捷的条件。 养护滞后是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最大问题,季节性养护、突击性养护是当下农村公路养护的突出现象,这种养护观念无疑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翻版,所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规范化是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的方向。最近,我县出现连续强降雨,对县域农村公路造成很大危害,多数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蔡水路、卧大路、贾大路水毁较为严重,青畔路有淤泥,部分路段存在积水,造成水毁的原因一部分是建设中质量等因素造成的,更大的原因应该是养护滞后问题吧。许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