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国际贸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对OFDI的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对OFDI的影响开题报告目 录一、选题背景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本文研究框架五、写作提纲六、本文研究进展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一、选题背景经济全球化己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潮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己取得巨大的成就,在大力实施 “引进来 ”战略的同时,也积极实施 "走出去 "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更广泛地、更深入地融入了世界经济的浪潮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减少贸易摩擦、克服贸易壁全的重要途径,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过去资源供给的不足。而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条件下, 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客观必然性,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 规模不大,因此,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相关领域的研宄,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有着指导作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和David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 这两个理论为国际贸易奠定了理论基础, 也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以上两个理论,Fisher 在 1906 年提出的套利理论从利率差视角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而1933 年赫克歇尔一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棄赋理论则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视角揭示国际贸易的原因。生产要素流通与商品流通促使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萌芽出现,经过 20 世纪 50 年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 美国开始对欧洲等国家开始进行直接投资, 专门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开始出现,直到20 世纪 60 年代,正式开启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宄。20 世纪 60年代直到 80 年代这 20 年间,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内, 国际贸易理论学界逐渐形成了一批意义深远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包括1960 年斯蒂芬 ?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1966年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76 年巴克利和卡森共同提出的内部化理论、 1977 年邓宁提出的折衷理论以及1978 年日本学者小岛清教授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这些以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为背景而取得的研宄成果,都是被广泛接受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20世纪 90 年代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