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公司必然有伟大的产品,也必然有杰出的产品发展与营销策略。 从某种意义而言,微软的成功在于通过其卓越的软件产品,在艰深难懂的电子机器和易学易用的高科技产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过桥收费则成就了微软。微软:系统论构建的软件帝国3 月 15 日起,微软在中国的正版用户免费服务有效期从此前的90 天延长至最少5 年,这是微软在中国推广正版增值计划的最新内容之一,也是微软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战略调整。1975 年,比尔 ?盖茨与保罗 ?艾伦创立微软公司(Microsoft),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三十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微软始终保持着强大产品创新能力和和卓越的市场营销能力,建立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利润引擎,并在IT 产业积累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微软对基于微软产品平台的生态系统持续进行自我更新,努力创造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应用体验,不但巩固和扩大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并在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中创造出新的利润模式,赢得二十多年的辉煌。 到 2003 年,微软在全球拥有60 个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接近 40,000 名员工,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 400 余亿美元的现金贮备和每年平均近二百亿美元的盈收,缔造起一个股票市值超过3790亿美元,年平均销售额高达二百亿美元的软件帝国。产品客户化的典范任何营销策略都是籍于产品本身的,因此,产品的重要性在营销中就成了一个不必要谈的话题。而微软的做法,在深入分析客户需求,构建客户化产品研发机制,发展充分满足客户应用需求的产品体系方面,也堪称典范。在一定意义上,微软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产品右上角的小叉叉为代表的客户化应用模式。因为用户一旦熟悉了该位置的关闭功能的使用,并建立了那些诸如拷贝,粘贴等方便功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强消费者的使用黏性和转换成本。这同时意味着习惯于使用微软的产品用户,将会很难耗费时间和精力去转换使用其他角上没有小叉叉的产品。在多年的发展中, 微软逐步完善了一套模块化的产品系统架构。各个产品模块既保持相对的应用独立性,可以持续扩展和升级以强化产品应用功能;同时又可实现无缝联结,不同产品模块在应用功能上又有相通之处,方便用户在不同应用模块之间的互操作性。微软在 Windows上发展了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平台,鼓励合作伙伴在微软平台发展更多的应用产品体系,进一步扩展了基于微软产品体系的应用生态系统,在成长为主流应用的进程中发展成为产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