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1.心律失常种类1.1 室性早搏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PVC)心电图特征如下:1)宽大且畸形的QRS 波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提前出现,其时限等于或大于0.12s。2)往往伴有继发性ST-T 改变,即 T 波与 QRS 主波的方向相反。3)多伴有完全性代偿间期,即期前收缩之前的RR 间期与期前收缩之后的RR 间期之和等于正常的RR 间期的两倍。4)激动前向传导,QRS 波前后无 P 波。5)激动逆向传导,产生逆行P 波。常见的五种表现形式:1)在同一导联上,QRS 波形态一致,与前面窦性QRS 波的联律间期一致;2)在同一导联上,QRS 波出现等于或大于两种形态,但联律间期是固定不变的;3)在同一导联中,QRS 波出现等于或大于两种形态,但联律间期是变化的;4)同一导联中,两个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5)在两个窦性QRS 波之间发生一次额外的室性期前收缩,并没有代偿间歇。这五种表现形式在心电学中有对应的专有术语,分别是:单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算法思路:由于PVC 时域形态呈现很多种,而且不同人的时域形态也不一样,单纯采用模板匹配效果并不好,所以需要结合参数特征来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同一个人的波形形态相对来说变化小很多,所用先用参数特征来进行判断并建立形态学模板(更新模板库),后续再结合模板匹配和特征参数来进行判断,同时保持模板库的及时更新。采用的参数特征:R 波宽度、 RR 间期,(畸形 R 波,代偿间歇)存在的难点:(1)分类过程中面临着噪声的干扰,特别是基线对结果的影响还是较大的;(2)EEG 信号的特征参数(如RR 间隔、 QRS 复波宽度等)具有模糊性,每个特征参数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着的量,同一特征参数的正常值与异常值的区分阈值对不同的个体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参数确定、提取和识别的困难;(3)ECG 波形形态多变,在个体间、个体内都有一定差异性,无法使用固定的模板库来进行匹配;(4)畸形的 R 波对 R 的准确定位和R 波宽度的计算产生了一定困难;本算法还未解决的问题:(1)当 PVC 的提前量和R 波宽度与正常值差异并不太大的情况下,特征参数的阈值很难设定,从而很难加入模板库。(2)某些情况的畸形R 波难以准确检测,R 波宽度也较为困难。1.2 室性自主心律(室性逸搏心律,idioventricular rhythm,IVR )在主导节律的心动周期突然延长时出现单个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