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未成年人被侵权及犯罪的思考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国家命运之所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关注。为此国家专门制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的责任。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尽管这两个法律颁布已有五年左右的时间,一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仍屡禁不止,并且还有上升的势头。到底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呢。下面就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来一一探讨一下。家庭方面当今,绝大多数的父母为了孩子可谓是尽心尽力,但是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因此教育的方法上难免有弊端。这可以从下面几种教育方法上看出来;拔苗助长型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普遍的心态,而在过高的期望值下,无端的施压和不切实际的强求往往最终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溺爱型教育(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娇惯,对孩子正当和不正当的要求,不加区分地一味满足,养成了孩子自私、骄横、惟我独尊的个性,当他们的某个目的没有达到时、或某件事不合意时,往往会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棍棒型教育(简单而粗俗的教育,结果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形成畸形性格,或离家出走,或产生报复家长的心里,为犯罪埋下伏笔)、放纵型教育(做父母的对孩子放任自流,盲目自信乐观。即使孩子走上歧路,成了罪犯后,有的家长仍无动于衷。其结果不仅害了家庭,害了社会,更害了孩子)、怂恿型教育(有些父母公开宣称:孔融让梨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要实行“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绝不能让孩子吃亏)、还有身教不当型(一些家长不注意自身修养,恣意妄为,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甚重,导致孩子出污染污,应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箴言,俗语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小偷儿子三只手,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因为直接受父母影响而犯罪的占6%以上)、缺少法制教育的孩子大有人第1页共7页在(有不少家庭,做父母的都很少学法,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了。因为没有法制观念的约束,许多未成年孩子做事往往不记后果,甚至拿犯罪当好玩)、单亲家庭则难以念好育儿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人格不健全。怪异、多疑、偏狭、自卑等等,是他们的共性,原因在于他们难以有父母的完整的爱)。家庭教育的失误往往发生在不知不觉中,任何一点点的错误或疏忽,都可能使孩子受到伤害,造成令人追悔莫及的苦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个案例家庭不和失管教,儿子惨死母坐牢;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夫妻离异,受伤害最大的不是双方,而是他们的子女。小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的儿童,在父母离异之后,常常出现自卑心理,变得少言寡语。更有的孩子,不愿让老师和小朋友知道父母离婚的事实,一旦说及父母的事儿,便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小小年纪,似有难言之痛。还有的孩子可能会游弋于父母的管教之外,行为变得恶劣。我们并不反对感情破裂的夫妻离婚。但是,每一对夫妻,在矛盾产生之初,一定要想到孩子。不要给孩子造成整天吵闹不休的家庭环境,不要为了一时的气愤刺伤那幼稚单纯的童心。要知道,父母的某些行为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一辈子,甚至无法挽回的伤害。1999年9月28日,XX省XX县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因管教不当、伤害年仅9岁儿子至死的被告人李继珍有期徒刑5年。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母亲会亲手杀害自己的孩子呢。事情要从李的婚姻说起,李曾经两次结婚,两次离婚,儿子百园是和第一个丈夫的爱情结晶,在百园一岁半的时候,这段婚姻告以段落,百园归丈夫所有,但丈夫并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百园是由60多岁的曾祖母带大的。曾祖母毕竟是隔了两代的老人她对自己家当时惟一的第四代传人百园,所能给予的除了吃喝玩乐等物质上的关爱,就是行为上的娇惯、宠爱和管束的放纵。当曾祖母越来越满足不了他的要求时,小百园开始说慌,开始赊欠小商店的东西,开始四处游荡。老太太实在无法忍受了,就把他撵到他妈妈那儿去了。这时的小百园已经养成了说慌、偷窃、赊欠、逃学等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