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制度密级:无不符合识别、纠正、预防及信用修复控制程序版本:v2.1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拟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有限公司不符合识别、纠正、预防及信用修复控制程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一章总则一、目的通过实施预防/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实现诚信管理体系的有效改进。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诚信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预防 /纠正措施的控制。三、职责1、诚信实施小组负责对预防/纠正措施的归口管理;2、诚信负责人负责监督、协调、改进措施的实施;3、各责任中心负责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第二章控制程序一、调查分析确定不合格项的原因分析及处置公司通过诚信方针、目标的贯彻、核查结果、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等实现日常持续的改进,促使诚信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高公司诚信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1、不合格项的信息来源包括:(1)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不合格监测记录或报告;(2)内部核查和外部核查中所发现的不合格项;(3)体系评价中发现的不合格项;(4)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5)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6)违反合同法、诈骗投机等失信行为;(7)产品、质量监督发现的不合格;2、不合格项的处置(1)不合格项发生后,责任部门应及时实行相应的处置措施以使不合格项得到及时的制止,具体参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2)具体操作如下:① 发出口头或书面不合格项通知;② 调查分析不合格原因;③ 对不合格项进行处理;④ 落实并追究责任;⑤ 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二、确定并实施纠正措施1、责任部门应根据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纠正措施,交品控中心确定后实施,其内容包括:实施部门/人、实行措施内容、完成日期、检查人等。2、具体操作如下:(1)评审不合格,特别注意由于失信所引发的投诉、顾客抱怨和法律追究。(2)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不合格的原因。(3)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4)评审所实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5)当公司针对不符合的原因进行整改后,应确保对诚信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三、确定并实施预防措施1、确定潜在的不合格并分析其原因,当出现失信趋势时,应实行预防措施。2、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3、跟踪并记录所实行的预防措施的效果。4、由品控中心对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验证评价,并填入记录表。四、信用修复第 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信用影响程度评价方法信用的评价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