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地农民生活出路的调研报告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 XX 市城市建设及安钢、电厂等工业用地范围的不断扩大,相台办事处所辖的六个农村失地农民的群体迅速扩大。为了进一步了解失地农民的现状,更充分地反映当前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心态,近日,我们在辖区范围内,选择失地农民相对较集中的柴库、孝民屯、铁佛寺、梁邵村对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 相台街道办事处共辖六个行政村,13 个自然村,49 个村民组,7330 户,总人口为 15515 人。现有土地总面积 2705 亩,其中耕地面积 2677 亩,林地 28 亩;劳动力总数 9894 人,其中从事家庭经营的 4381 人,外出务工 1547 人,无固定工作的 3966人。xx 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3125 元。 1990 年以来,辖区实际有地农民数量 13974 人,1990 年底,16——60 岁的男性公民 4175 人,16——55 岁的女性公民数为4230 人;xx 年底,16——60 岁的男性公民 4946 人,16——55岁的女性公民数为 4948 人;15 年来六个农村共失去土地 3301亩,其中安钢、电厂等工业建设占用土地 2873 亩。以柴库为例:自 90 年以来,共失去土地 1266 亩,其中:安钢在 94 年和 xx 年分别占去 460 亩和 393 亩;电厂修建老年活动中心、原料场、运煤路等占去 177 亩;城市建设占用土地 128 亩,村民占用宅基地 108 亩。整个工业用地占失去土地数的 81.4%,城市建设用地占失去土地数的 10.1%,村民自己宅基地占失去土地数8.5%。 二、失地农民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心态及真实想法 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是新形势下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近郊农民失去土地,参与由农业向工业、乡村向城市社会经济转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但是,农民矢地后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是择业难,尤其是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就业更难。从目前情况看:首先,政府提供的再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就已经十分困难,安排失地农民就业的机会很小,许多失地农民最需要解决的是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由于受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影响,完全靠自谋出路,失地农民根本就不是外来打工者的竞争对手。第三,对相当部分的失地农民进行再就业技能的培训已经不可能。二是老年人的生活逐步趋于困难,赡养也是个问题。过去大部分老年人靠种几亩地来解决生活问题,目前地已占完,没有来钱路,只能靠有限的土地补偿费来维持生活。另外,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土地大多是老人所占有,耕地曾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