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附件2 1. BM 计算过程的说明 根据“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第02 版),BM 可按m 个样本机组排放因子的发电量加权平均求得,公式如下: mymmymELymyBMgridEGEFEGEF,,,,,, (1) 其中: EFgrid,BM,y 是第y 年的BM 排放因子(tCO2/MWh); EFEL,m,y 是第m 个样本机组在第y 年的排放因子(tCO2/MWh); EGm,y 是第m 个样本机组在第y 年向电网提供的电量,也即上网电量(MWh)。 其中第m 个机组的排放因子EFEL,m,y 是根据“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的步骤4(a)中的简单OM 中的选项A2 计算。 “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提供了计算BM 的两种选择: 1) 在第一个计入期,基于PDD 提交时可得的最新数据事前计算;在第二个计入期,基于计入期更新时可得的最新数据更新;第三个计入期沿用第二个计入期的排放因子。 2) 依据直至项目活动注册年止建造的机组、或者如果不能得到这些信息,则依据可得到的近年来建造机组的最新信息,在第一计入期内逐年事后更新BM;在第二个计入期内按选择1)的方法事前计算BM;第三个计入期沿用第二个计入期的排放因子。 本次公布的是根据最新数据(2008 年)计算的BM 排放因子的结果,CDM 项目开发方可采用上述的任一种选择决定 PDD 中的BM 排放因子。 由于数据可得性的原因,本计算仍然沿用了CDM EB 同意的变通办法,即首先计算新增装机容量和其中各种发电技术的组成,然后计算各种发电技术的新增装机权重,最后利用各种发电技术商业化的最优效率水平计算排放因子。 由于现有统计数据中无法从火电中分离出燃煤、燃油和燃气的各种发电技术的容量,因此本计算过程中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利用最近一年的可得能源平衡表数据,计算出发电用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对应的CO2 排放量在总排放量中的比重;其次,以此比重为权重,以商业化最优效率技术水平对应的排放因子为基础,计算出各电网的火电排放因子;最后,用此火电排放因子乘以火电在该电网新增的20%容量中的比重,结果即为该电网的BM 排放因子。 具体步骤和公式如下: 步骤1,计算发电用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对应的CO2 排放量在总排放量中的比重。 2 j,iy,j,i,COy,iy,j,ij,COALiy,j,i,COy,iy,j,iy,Coal22EFNCVFEFNCVF (2) j,iy,j,i,COy,iy,j,ij,OILiy,j,i,COy,iy,j,iy,Oil22EFNCVFEFNCVF (3) j,iy,j,i,COy,iy,j,ij,GASiy,j,i,COy,iy,j,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