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培训心得《第一次做总经理》心得1.组织结构复杂部分有典型的因人设岗的因素2.公司的制度没有任何编码规则,公司各个部门各种式样的小印章非常的多,三角的、圆形的、椭圆的、方形的,扇贝形,梅花形的,大的小的,不一而足。哪个主管主任头脑一热,就发个通告或写个制度,盖个自己部门的印章张贴下去。3.为了认证而认证,为了考核而考核。急功近利,只求结果,忽视持续的改善过程4.两头受气的业务部门,业务部门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电话中不停地向客户解释、道歉。业务部抱怨生产部门没有出货的压力,生产部门则抱怨插单太多不合理。5.技术的普及能力差,品质检验的技术,印刷行业的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脑子里,品管部成了异常事故处理部门,而非品质控制部门6.,客户一天到晚打电话给业务部追货,追不动了,直接打电话给老板,老板成了救火队长式的高级跟单员,老板基本上每天都发脾气拍桌子骂人,办公室的人都希望老板天天出去别呆在公司。7.一个企业不能光从内部晋升管理技术人员,否则,没有外来思想的冲击和融合,长期下去会出现狭隘闭关自锁的企业文化,也导致各个管理层次的素质没什么差别,缺少能力的人当了上司,就容易压制有能力的部属,这种企业肯定难做大;而都从外部招聘,没有内部培训和晋升的企业,也无法沉淀一些良好的文化,会打击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引入内外竞争,把企业内部的晋升放在人才市场的同一水平线上,内聘外聘同时进行,这样又能激励内部员工,能将市场的压力传递给员工,让优秀的内部员工脱颖而出,让外部的活水不时渗透进来,激发组织的活力。8.人力资源管理欠缺培训第1页共6页福利琐琐碎碎宿舍9.公司内部裙带关系严重,好工种安排给亲戚朋友,不好的工种安排给没关系的或新员工做,招聘工人时主管、领班只招自己的熟人,人事部门只是办办手续而已,提拔晋升加薪也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某个员工违反纪律受处罚时,马上上面会有人压制。而且人员几进几出的现象非常频繁。老工人排挤新工人,新工人进来按计时算,但新工人的计件数量全给了老工人,老工人就希望天天有新工人进来,于是排挤新员工。10.任人唯亲、拉帮结派,自然造成内耗严重、执行力差11.“战略决定成败”和“细节决定成败”都没有错,大源于战略,强源于执行,企业做强做大必须是正确的战略加有力的执行一个都不能少,战略反映方向性问题,细节反映执行力问题,角度不同,如何合理地把握适度原则,这就是“中庸”之智慧。12.大公司有完善的制度、流程,只要熟悉这些规则就知道进行日常的管理,而中小企业没有这种管理平台。打个简单的比方:首先要搭台,然后才能唱戏,这与在别人搭好的台上唱戏是两码事,有的人只有唱戏的本领,却未必有搭台的本领,或者有的人根本不想搭台,只想唱戏。13.到中小企业的经理人所具有的素质要更全面,不仅要懂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而且还要懂如何变革,不仅要懂理论还要有实践,最好参与过中小企业的改革,而且不但要目光远大,还能从脚下做起。14.将来的经理人,单一技能的经理终将被淘汰,复合型的管理通才更有发展空间。15.金庸笔下那种主人公没有任何武术根基,凭掉下悬崖捡到一本武功秘笈就练成武林绝技是不可能的,那怕他悟性奇高,基础的训练还是必须要的。16.余世维博士的《管理者常犯的11个毛病》以及《赢在执行》17.对于员工建议实行“小建议大奖励,大建议不鼓励”的政策18.制订出《会议管理办法》,区分了例行性会议和非例行第2页共6页会议。例行性会议包括:周一行政例会、周三生产例会、周六下午周生产总结会议;每月第一周周一的全体员工会议,月品质检讨会议,月计划检讨会议,月成本检讨会议(后面三个月度会议为12月所加);年度经营计划会议等例行性会议。还有非例行性专题会议包括。新产品导入会议(样品总结会/试产前会议、试产总结会议等)、品质分析会议(客户投诉、退货、重大品质问题发生)、出现生产或消防安全、职业卫生、员工生命出现重大危险等方面的重要事故专题会议、与客户、供应商或其他客人的沟通会议等。19.判断一个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从主持一个会议就可以辨别一半以上,会议开好了,管理就成功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