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的补充资料VIP免费

2011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的补充资料_第1页
1/8
2011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的补充资料_第2页
2/8
2011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的补充资料_第3页
3/8
人工耳蜗术后康复& 助听器的补充资料 1 人工耳蜗植入与听力语言训练............. 一、人工耳蜗发展简史 ➢ 1800,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olta 用直流电刺激外耳道 ➢ 1855,法国Duchenne 交流电刺激 ➢ 1936,俄国Gersuni 认为耳蜗是主要的受刺激部位 ➢ 1965,美国Simmons,刺激部位与音调有关 ➢ 1968,美国Michelson,人工耳蜗植入的安全性 ➢ 1968,美国House,单导人工耳蜗 ➢ 1975,奥地利Hochmir,单导人工耳蜗 ➢ 1977,奥地利Hochmir,多导人工耳蜗 ➢ 1978,澳大利亚Clark,多导人工耳蜗 ➢ 1980,美国3M 单导人工耳蜗临床应用于儿童 ➢ 1981,澳大利亚Cochlear 公司成立,产品Nucleus ➢ 1989,奥地利MED-EL 公司成立,产品COMBI40/40+ ➢ 1991,奥地利MED-EL,耳背式言语处理器 ➢ 1993,美国ABC 公司成立,产品Clarion ➢ 1994 年,法国MXM 公司成立,产品Digsionic ➢ 80 年代初开始,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人工耳蜗 ➢ 80 年代中,澳大利亚Cochlear 进入中国 ➢ 1997,奥地利MED-EL 进入中国 ➢ 1999,MED-EL 的TEMPO+言语处理器问世 二、人工耳蜗植入的基本原理 三、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 (一)对病人是否适合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全面评价十分重要 ·人工耳蜗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不是治疗毛细胞损害的手段。 人工耳蜗术后康复& 助听器的补充资料 2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来恢复听力,术前的期望值都会大大影响术后的满意度。 ·交流障碍具有多因性,通常必须进行多个方面的康复,尤其是听觉、发声和理解能力都欠缺的儿童,这一点需要提醒注意。 ·患者应具有学会使用并保持装置达到最佳效果的愿望和心理特征(或患者的家属)。 (二)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的内容 ·听力评估 ·耳科学及其他医学评估 ·全身健康状况评估 ·心理评估 四、人工耳蜗植入术9 岁以下儿童适应症 1.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纯音听力测验的三个频率 500、1000、2000Hz 平均听力损失大于 80dB(即 PTS 3Fs≥ 80dB)。 2. 年龄在 18 个月(美国 FDA 通过)~9 岁。 3. 配戴 3~6 月合适助听器听力康复训练后听力改善基本无效或微效。 ·5 岁以下患儿不能建立有效的听觉交流能力。 ·5 岁以上患儿,开放式言语认知≤50%。 ·2kHz 及以上频率的助听听阈在言语频谱范围之外。 4. 无手术禁忌症,如急慢性中耳炎发作期和其他全身器官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的补充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