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中心福建省眼科研究所多焦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人工晶体植入可较好地矫正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但目前常用的人工晶体只有一个焦点,缺乏调节力,,患者常常需要配戴低度数远视镜看近。多焦点人工晶体(MultifocalIOL,MIOL)是近年来人工晶体设计方面的一大进展,它仍为一个光学透镜,同时可产生两个或多个焦点,一个用于视远,一个用于视近,有效地解决了无晶体眼无调节力的二大问题。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白内障摘除后植入MIOL安全有效,术后病人可达良好的远近视力。SIOLMIOL1987年MIOL开始在欧美一些国家临床试用,但初始的临床资料显示植入MIOL效果并不理想,有些病人术后仍需配镜,而且对比敏感度较单焦点人工晶体(SIOL)眼有所下降,而且存在光晕和眩光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多焦人工晶体材料和设计上的日趋完美,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应用,白内障摘除植入MIOL后可达良好的远近视力,因此MIOL被认为是极有前途的新一代人工晶体。MIOL种类目前临床上应用的MIOL可分为二型衍射型MIOL(diffractiveMIOL,DMIOL)AMO公司TecnisMIOL,Alcon公司AcrysofReStor折射型MIOL(refractiveMIOL,RMIOL)AMO公司ArraySA40N,AMO公司ReZoom衍射型MIOL双凸透镜,其前表面为光滑的球面,有单焦点人工晶体相似的屈折力,其后表面附有20~30个同心圆性质的显微坡环,环间距约为0.06~0.25mm,形成特殊的衍射结构。AlconAcrysofReStor衍射型MIOL根据Huygens-Fresnel光学原理,入射光通过DMIOL后分成两个焦点,第一个为屈光力较小的远焦点,第二个为屈光力较大的近焦点。近屈光力大小由坡环本身的高度及坡环间距离的大小所决定,一般近屈光力较远屈光力高+4.00D。衍射型MIOL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焦点投射在视网膜上。当远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远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而近焦点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叠加一个模糊的物象。当近处的散射光进入眼内,近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而远焦点落在视网膜后,在视网膜上叠加一个模糊的物象。衍射型MIOL衍射MIOL的最大优点为一个晶体可以产生二个焦点,并且DMIOL的衍射结构范围大,直径约4.7mm,任何区域均参与双焦点的形成,所以远近焦点不受瞳孔大小、晶体易位的影响。折射型MIOL双凸透镜,前表面中央区由3~5个屈光度逐渐变化的同心圆镜片组成,直径约4.7mm,后表面为光滑的球面。折射型MIOL晶体中央部分屈光力较周边部高+3.50D用于视近,周边屈光力低用于视远。当入射光进入眼内后,50%~60%光能汇聚在远焦点,22%~28%光能汇聚在近焦点,余15%~18%聚在中间焦点。这种晶体的缺点为远近焦点受瞳孔大小、晶体易位的影响。目前临床常用MIOL衍射型MIOL能吸收紫外线的聚硅氧烷双凸设计屈光指数为1.46衍射多焦点位于后表面前表面带有负的球面像差方形边缘设计能防止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襻为Cap-C襻设计AMOTecnic衍射型MIOL单片型能吸收紫外线的Acrylic材料通过在光学面上增加+4.00D即相当于戴框架眼镜+3.2D的老花镜,以便增加其近视力有效光学面为3.6mm屈光指数为1.55,A常数为118.0可用屈光范围为+10.0~+30.0D锐利直角边缘设计,有利于防止后发性白内障发生AlconAcrysofReStor折射型MIOL在ArraySA40N的基础上,针对夜间光晕和眩光问题推出的一种新型MIOL。亲水性丙烯酸材料直径6mm的光学部位带有5个区。第1、3、5区是以远距离为主。第2、4区是以近距离为主。第4区的尺寸缩小以减少夜间光晕和眩光。ReZoom是一种圆方边的三边设计,后部方边能使晶状体与后囊膜360°接触,斜边设计能减少眩光,圆形的前边能减少内部反射。AMOReZoom临床应用MIOL的注意事项严格掌握适应证患者与家属有强烈的意愿植入MIOL,以降低对眼镜的依赖,而且能很好地沟通。老视双眼植入MIOL植入的禁忌症沟通不良的患者患有如下眼病:晶状体半脱位;先天/后天虹膜、瞳孔异常;角膜异常(小角膜、角膜斑翳);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散光大于1.00D,或估计术后会出现较高散光既往曾接受RK、PRK或LASIK手术瞳孔小于3mm需要在夜间工作一眼植入SIOL的患者提高术前检查的精确度精确、反复的测量准确的计算SRK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