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 政 处 罚 法 讲 义 双滦区法制办 杨明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是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自1996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共计8 章、64 条。下面由我给大家逐一进行讲解。 第一章 总则 1、行 政 处 罚 的概念 行政处罚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为 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行政处罚的基本特征: 1、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惩罚权的活动。 2、行政处罚是制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违法行为的管理活动,不同于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 3、行政处罚是维护国家行政管理秩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同于惩罚犯罪的刑罚。 2、行 政 处 罚 的原则 主要包括:处罚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当事人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 1) 处罚法定原则:处罚的主体法定、处罚的依据法定、处罚的程序法定。 ( 2) 公正公开原则 一是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行政合理性原则在行政处罚中的具体体现,要求行政处罚必须公平、公正,没有偏私,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当。 2 二是公开原则又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处罚的法律法规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法律法规不能作为处罚的依据; 第二个方面:给予行政相对人的处罚要公开,不能秘密进行,使受罚者本人及人民群众对处罚能够了解,以便于人民群众监督。 ( 3)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要同时发挥两个作用: 一是强制制裁作用。 二是促进认识转变的作用,通过行政处罚使被处罚者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并承担因违法而带来的不利后果,使被处罚者不再危害社会和自觉守法,这就是认识的转变作用。 防止将处罚变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简单机械的报复。 ( 4) 当事人权利保障原则 行政处罚法是通过赋予当事人权利的方式,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如果当事人行使了这些权利就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那么行政处罚法都赋予了当事人哪些权利呢:主要有: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与请求国家赔偿权等共计14 项权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行政相对人正当、合法的行使权利还可以阻却行政机关不正当的行政行为。 ( 5) 权力制约原则 第一,三个分离制度 一是,调查人员与决定人员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