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高考热点作文:“放下”“不放下” 【试题回放】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坚守”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 800 个字。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的能力:①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 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提示语”先以梭罗的话语引出“放下”的这个主题词,然后列出两类不同的看法:一是直接认同(肯定)“放下”说法的,另一方面则是从反面,以认同“不放下”的说法来对应“放下”的观点。这实际上也为考生提示了可以有不同的立意角度思考,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或直接扣合梭罗的“放下”运思作文,或以认同“不放下”来表达自己的认 识理解。考生可以根据提示写作,也可在提示以外,就“放下”或“不放下”的相关范畴作文章,但所写内容必须在既定文题的范围内。 “要求”明确考生必须在两个标题中自选一个,选定了标题也就意味着确定了写作重点。“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即是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些体验或感悟,可以来自身边的人、身边的小事,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行动、经历。考生可以“自定文体”,但无论是谈论看法还是叙述故事,都必须与自选的文体特征相符,文章的优劣均按评分标准执行。 【审题提示】 本题便于联系生活,但难点在思辨。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需要有清晰的认识与有分寸的表达:1 .“放下”的意思是放弃或停止,可以是已拥有的弃之不顾,也可以是停止正在做的或追求的东西;2 . “坚守”意味着不抛弃,不放弃,更是坚持、执着。可以是客观要求的“放不下”,也可以是主观上的执着追求。至于“放下”或“不放下”的对象,可以是物质层面的,更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局限在思维,限于个人小视野, 限于社会负面事例,限于就事论事„„,这些表现在立意上会有等差,是评判的重要依据。 学生可从正面立意,亦可从反面立意,亦可正反结合辩证论述。正反结合者,如能正确指出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有辩证的分析,得分则较高。 论述时,有考生偏重于感性的抒发,不能做深入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