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评价 内容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评价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三种建国方案: ①、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②、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③、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两个中国之命运: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历史意义: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战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 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评述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它所控制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有军事实力的军队;第三,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是否抗战,直接影响着其他力量的抗战态度和抗战方式;第四,国民政府是中国国家的代表,它代表中国进行抗战外交,在不同阶段,国民政府根据战争形势和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