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概论黄芩及其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抗炎、抗变态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之外,近年来对其抗氧化、抗肿瘤和抗 HIV21 病毒的研究日趋深入,开发黄芩及其活性成分作为抗血栓、降血压、治疗冠心病和糖尿病以及防治肿瘤和艾滋病药物的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对黄芩苷提取工艺有较多报道,其提取方法主要有温浸法、煎煮法、微波法、超滤法,超声法等,但如何提高黄芩苷收率和纯度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对整个工艺条件进行全面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影响黄芩苷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作一全面探讨。本实验拟对水提酸沉法进行探讨,研究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旨在为生产实践中大规模提取生产黄芩苷提供理论基础。一、文献综述1.1 黄苓(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基源: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产地: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功能主治: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化学成分: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新素I, II,去甲汉黄芩素,7-甲氧基黄芩素,7-甲氧基去甲基汉黄芩素,等•此外还有挥发油,苯乙醇糖苷类成分等.其成分含量与根的新老及不同炮制方法有关。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肺炎及痢疾等病•1.2 黄苓苷(Baicalin)HOOC黄苓昔(baicalin)图一黄芩苷分子式分子式:CHO211811分子量:446.37 熔点:223-225°C 理化性质:本品为淡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 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微溶于热水、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难溶于甲酸、乙酸、丙酮,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等。在植物中以盐的形式存在,含量约 4。0%〜5。2%黄芩苷为淡黄色晶体,熔点 223C,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热醋酸,易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吡啶等碱性溶液。黄芩苷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能酶水解成黄芩素及葡萄糖醛酸。黄芩素分子中具有临三酚羟基,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醌式结构显绿色。所以在储藏、加工炮制及提取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黄芩苷的酶解、氧化,以减少有效成分的破坏。药理作用: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功能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