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复习第一章 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历史回顾1.中国古代先哲的观点和贡献:孔子:智力水平的高低对人分类;——上智、中人、下愚孟子:心理活动可以测量;庄子:提出创设情景来测量人的心理、行为杨雄:提出根据人的反应速度来判断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刘劭《人物志》:对人的能力和个性把人的才能分成12 种;董仲舒: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测量注意力的分配) ;科举制度:官方举贤考试制度,中国是考试之乡;七巧板:又称益智图,是操作性的创造力测试;九连环:“中国式的迷津”,复杂的问题解决任务;2.西方近代先驱:( 冯特:实验情景的控制对测验标准化的启发;用实验的方法对感知觉进行测量。高尔顿 : 1893 年在《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研究》,首次提出“测验”和“心理测量”。卡特尔 : 1890 年《心理测验和测量》提出测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编制测验的基本原则。) 3.比奈为什么能成功:比奈被称之为心理测验的鼻祖,无愧于这一称号。 由于比奈的努力,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力测验得以诞生。 比奈的成功既是建立在先驱者们探索性工作的基础上,同时也体现了他自己的创造性的贡献。 吸取了前期工作的失败和经验。比奈认为 :智力包含所有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表现在推理、判断以及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上的观点,研究一般智力,以年龄为准绳。(4. 第一个智力测验和团体测验:第一个智力测验:1905 年比奈与助手西蒙(Simon) 在“心理学报”上发表了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论文 , 介绍了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此量表也称1905 量表,宣告了科学心理测量的诞生。此量表的特点: 30 个测验项目,排列由易到难,初具年龄量表观念。团体智力测验:1917 年为美国一战筛选士兵。陆军A 式量表(文字)和陆军B 式量表(非文字) 。) 第二章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基本介绍4.什么是测量,测量的内容和要素:定义:根据法则给客体或事件指派数字。 给客体的属性、 而非客体本身指派数字。成分内容(三个):测量的对象: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测量的结果:描述事物属性的数字或符号。测量的法则:如何进行测量的方法或标准,即在测量时事物属性分派数字的依据。二个要素: 1. 参照点:相对参照点、绝对参照点。2. 单位:单位是否统一,是否等距。5. 测量的水平和量表类别:①名称量表——类别测量对事物进行分类, 每个事物或回答对应不同的数字,而数字或符号不具有意义上的顺序性。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