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诊改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和湖南省《2017 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现制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称“思修”课)诊改工作方案。一、诊改内容(一)课程建设1.课程建设方案(1)现状与主要问题2016 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立项(院教[2016]156 号文件),特色定位为“专题式教学”。按照课程改革与建设项目申报的特色要求拟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案》。本课程建设方案正在实施过程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主要问题是教材体系如何向教学、学习体系的转化,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2)改进措施2 ①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案》;②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案》, 拟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单元设计方案》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案》,与整体方案配套实施。(3)改进成效通过诊改,找出问题,狠抓落实,让课程建设方案更符合课程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更能够突出课程特色。2.课程团队(1)现状与主要问题2017 年学院已经在政治理论课部设立单独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研室,教研室主任与课程负责人陈立军,核心成员包括陈立军、张艳芳、陈杰、陈志伟,采用集体备课制,成员之间有相对分工。主要问题是作为思政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与尊严感,学术科研缺乏方向感,团队合作深度有待加强。(2)改进措施①加强课程团队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团队力量;3 ②加强课程团队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③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把课程团队打造成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结合体。(3)改进成效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数量足够,职称、学历、年龄以及学科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培养出一名教学能手,培养出一名科研标兵。3.课程教学标准(1)现状与主要问题按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一规划教材的2015版的教学要求,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按照学院模版要求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崇德向善”为根本,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