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18例致心肌损害分析龚 峥林世荣( 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内科,福州,350000) 摘要 目的 :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对心肌的损害 ,使急性 CO中毒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方法 :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观察分析急性 CO中毒患者 118例的血清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及差异和心电图改变。选取健康人1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 并对两组间血清心肌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 急性 CO中毒患者 1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昏迷 87例( 73.7%),出现心力衰竭 20例(16.9%), 有心电图改变者共91例(77.1%), 其中 ST-T改变 85例(72.0%) 。其中有 72例(61.9%) 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 I 在急性期变化明显, 中、重度中毒组较轻度中毒组心肌酶和cTnI 水平明显升高 , 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 : 急性中、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较高的心肌损害发生率, 中毒越重 , 心肌酶、cTnI 升高越显著 , 心电图 ST-T改变越明显 ,心肌损害越明显,需要相应的治疗。关键词 : 一氧化碳 ; 中毒 ; 心肌损害 ; 心肌酶急性一氧化碳 ( CO) 中毒是人体吸入过多的CO引起的全身中毒性疾病, 其死亡率在急性中毒中居首位 [1] 。急性 CO 中毒可使多脏器损害 , 体内血管吻合支少, 且代谢旺盛的大脑和心脏等器官最易受损, 同时还会引起神经系统方面的改变。但由于急性 CO中毒临床表现特点 , 使医务工作者在重视神经系统的损害方面的同时忽略了对心肌损害的治疗。我院 2006年6 月~ 2011 年6月收治急性 CO中毒患者 118例,旨在探讨其对心肌的损害。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选取 2006年6 月~ 2011 年6月急诊入院的发病前无心脏疾患的CO中毒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 , 中毒原因为职业性和生活性两大来源。其中, 男85例, 女33例, 年龄12~ 72( 平均 42) 岁。所有病例均有引起急性CO中毒的确切病史 , 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血中碳氧血红蛋白( COHb) 均呈阳性。发现中毒到入院时间为20m in~ 10 h( 平均 2.3h ),中毒程度参照按第7版《内科学》标准 [ 2] , 轻度 15 例、中度 45例、重度 58例, 全部患者入院前均排除既往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肝肾疾病患者 , 并可排除温度、电解质紊乱等引起心电图改变的因素。 在健康体检者中随机选取11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入选者年龄、性别、 文化程度和居住环境等的构成与治疗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