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 --- 护理个案案例: 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一、典型案例患者,女性, 53 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3 年余,加重伴气促、冷汗2 小时”于 2010 年 8 月 29 日 10:20 入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住院。3 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痛,并放射至左肩部疼痛,持续约几分钟,经休息而缓解,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当地医院做心电图(ECG)提示“冠脉供血不足”,予以扩冠治疗。以后又多次于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均经扩冠治疗而缓解。患者于2 小时无明显诱因前出现乏力、胸闷、胸痛、气急、冷汗、颈部发紧、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赴“当地医院”就诊,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住院。既往患糖尿病5 年,高血压病 3 年,高脂血症 2 年,均规律服用药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无冠心病家族史。查体:体温 36.8 ℃,脉搏 92 次/min ,呼吸 24 次/min ,血压 80/50mmHg。神志清合作,扶入病房,体型稍胖,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 92 次/min ,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显示:Ⅱ、Ⅲ、 aVF导联 ST段抬高,宽而深的Q波, T 波倒置。化验室结果示: WBC计数 6.2 ×109/L ,中性粒细胞 70%;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K-MB升高, AST起病后 10 小时升高, 5 天后下降至正常。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功能Ⅳ级2、原发性高血压3、糖尿病4、高脂血症二、治疗要点入院后立即置于ICU病房行心电监护抢救,吸氧2— 3 天,止痛、溶栓抗凝、扩冠、补充血容量、极化液等治疗,1 周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情绪稳定,能下床轻微活动,无气急胸闷,胸痛缓解。三、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宜给低盐、低热、低脂、高维生素、适量蛋白易消化清淡的饮食,少吃多餐,最初2~3 天流质饮食为主,以后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半流饮食或软食。为了利于病人饮食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增进病人的食欲。2、活动与休息发病后 1~3 天应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最初的24 小时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并保持情绪稳定,其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对于...